三潭叠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三潭叠瀑在泰山地区,由于地形高峻,河流短小流急,侵蚀力强,河道受断层控制,因而多跌水、瀑布。在斗母宫东涧内,由三个小跌水组成的三潭叠瀑,每级落差3米,潭瀑相连,颇具特色,因瀑流如龙飞舞,人们又称它为“飞龙涧”。

三叠瀑布的形成与新构造运动的间歇性抬升、河流的侵蚀作用、岩石中发育的垂直节理有关。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明月高悬,便出现了三潭映月的奇观,有“小三潭印月”的美称。潭的北侧有巨石,上书袁世凯少子袁克文的题刻“流水音”。游人至此,听泉观瀑,品茗赏月,醉心涤虑,流连忘返。清代泰安知府宋思仁曾在《斗母宫诗》中颂道:“满涧松荫尘不到,夜深风雨有龙归。”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