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剑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男, 1962 年 12 月出生于江苏省江都县。现任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

1979 年 9 月至 1983 年 6 月,就读于南京大学物理系,理学学士; 1983 年 9 月至 1986 年 6 月,就读于南京大学物理系,理学硕士; 1991 年 10 月至 1995 年 3 月,攻读日本筑波大学应用物理系工学博士。

1986 年 7 月至 1988 年 2 月,任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 1988 年 3 月至 1995 年 9 月任南京大学物理系讲师; 1995 年 10 月升任南京大学物理系副教授; 2003 年 10 月提拔为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

主要从事光信息处理、微光学、光束动力学、磁光学方面的研究,具体为:

光全息和数字全息的理论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光学图像的识别与处理;

二元光学的制备方法和微光学元件的理论及其应用;

高精度光学干涉测量的理论和方法;

光镊动力学理论和动态光镊形成方法及其应用;

磁光相互作用的理论和测量方法,椭偏测量理论和方法。

主要获奖情况

中国光学学会《饶毓泰基础光学优秀论文奖》( 1996 年)

教育部创建名牌课程优秀项目――光学( 2003 年)

代表性论文

1 . J. Ding , M. Tang, Z. Jin, G. Wenqi, “Modified binary gabor zone plates” Optics Communications , Vol.217, 97 (2003).

2 . J. Ding , M. Itoh, T. Yatagai, "Optimal incoherent filtering for distortion-invariant image recognition," Optical. Review . Vol. 4, 539(1997).

3 . J. Ding , M. Itoh, T. Yatagai,"Optimal incoherent correlator for noisy gray-tone image recognition," Optics Letters ., Vol.20, 2411(1995).

4 . P. Liang, J. Ding , Z. Jin, G. wenqi, “Composite binary optical elements used for multi-channel spectrum analysis,” Journal of Modern Optics , Vol.50, 1411-1417(2003).

5 . M. Yang, J. Ding “Area encoding for design of phase-only computer-generated holograms ” Optics Communications. , vol.202, 51 (200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