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唐高祖李渊(566~635)。唐代开国皇帝。字叔德。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人。祖父李虎,西魏时官至太尉。父李

柄,北周时历官御史大夫、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母为隋文帝独孤皇后姐,故特见亲重。隋炀帝即位后,李渊任荥阳(今河南郑州)、楼烦(今山西静乐)二郡太守。后被召为殿内少监,迁卫尉少卿。大业十一年(615),拜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十三年,拜太原留守。当时,隋末农民起义遍布全国。李渊自知无力镇压农民起义,又深晓炀帝猜忌嗜杀,政局动乱,难于自保,便与次子李世民在大业十三年五月起事,并从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召回长子李建成和四子李元吉。李渊起兵后,一面遣刘文静出使突厥,请求始毕可汗派兵马相助,一面召募军队,并于七月率师南下。此时瓦岗军在李密领导下与困守洛阳的王世充激战方酣,李渊乘隙进取关中。
十一月攻拔长安,在关中站稳了脚跟。李渊入长安后,立炀帝孙代王侑为天子(恭帝),改元义宁,遥尊炀帝为太上皇;又以杨侑名义自加假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进封唐王,综理万机。次年(618)五月,李渊称帝,改国号唐,定都长安。不久唐统一了全国。李渊在位时期,依据隋文帝旧制,重新建立中央及地方行政制度,又修定律令格式,颁布均田制及租庸调制,重建府兵制,为唐代的职官、刑律、兵制、土地及课役等制度奠定了基础。武德年间,统治集团内部充满了复杂的斗争。裴寂和刘文静都是太原起兵时的佐命元从,裴寂深得唐高祖的宠信;刘文静为秦王世民的心腹,自以才略功勋居裴寂之右而位居其下,意甚不平。李渊借故杀了刘文静。秦王世民自认为在唐王朝建立的过程中,他的功业超过太子李建成,但因是次子无法继承皇位;太子建成亦深知世民是自己皇储的地位的重大威胁。于是,双方展开了剧烈的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在这场政争中,李渊则经常站在建成一边。太子的心腹杨文斡受命召募壮士送长安,以供李建成发动政变时使用。
武德七年(624),有人向李渊揭穿这件事,李渊盛怒之下产生了废李建成、改立李世民为太子的念头,但并未实现。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爆发了玄武门之变。在这次政变中,李世民杀李建成和李元吉,逼李渊立己为太子。不久,李渊退位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李渊在度过一段闲散失意生活后,死于太安宫。庙号高祖。葬于献陵。
在唐朝建立初期统治各集团中,李渊集团是最大的,有太原起兵的勋臣裴寂、唐俭、窦威兄弟、温大雅兄弟、刘弘基、殷开山、刘政会、任瑰、史大奈等,女儿平阳公主夫妇、马三宝等,隋朝归附的很多官僚,如陈叔达、屈突通、萧瑀、封伦、宇文士及、杨恭仁兄弟等人也属于李渊集团。而太子集团只有魏征、冯立、谢叔方、薛万彻等少量人才,李纲被疏远,杜淹被房玄龄拉入天策府,太子集团主要依靠李渊集团,李世民集团是他在割据战争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以房杜为首的天策府官员,其成员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另外被忽视的是宗室各集团,以李神通、李孝恭为首的两大集团中,李神通最早在关中起兵,部下有史万宝、令狐德芬等,在割据战争中也招揽了不少人,其中最著名的是李绩。李孝恭平定山南地区,与李靖攻占江南,该集团有李靖、冯盎、刘洎和江南归附的人。这两个集团在政局中也有重要影响力,李世民探询李靖、李绩,了解这两个集团的中立态度,才发动了玄武门兵变。
庙号
姓名
谥号
在位时间
字
陵墓
高祖
李渊
武皇帝
618—626
叔德
献陵
太宗
李世民
文皇帝
627—650
昭陵
高宗
李治
天皇帝
650—683
为善
乾陵
中宗
李显
和皇帝
684.1—684.2,705—707
定陵
睿宗
李旦
真皇帝
684.2—690.9,710—712
桥陵
武后
武曌
则天大帝
690.9—705
媚娘
乾陵
——
李重茂
殇皇帝
707.6.7—707.6.24
——
—
玄宗
李隆基
明皇帝
712—756
泰陵
肃宗
李亨
宣皇帝
756—762
建陵
代宗
李豫
睿皇帝
762—780
元陵
德宗
李适
神皇帝
780—805
崇陵
顺宗
李诵
安皇帝
805—806
丰陵
宪宗
李纯
章皇帝
806—821
景陵
穆宗
李恒
惠皇帝
821—825
光陵
敬宗
李湛
愍皇帝
825—826
庄陵
文宗
李昂
献皇帝
826—841
章陵
武宗
李炎
肃皇帝
841—846
端陵
宣宗
李忱
圣皇帝
847—859
贞陵
懿宗
李漼
恭惠皇帝
859—873
简陵
僖宗
李儇
恭定皇帝
873—889
靖陵
昭宗
李晔
穆皇帝
889—904
和陵
景宗
李柷
哀皇帝
904.2
温陵
唐代帝王世系
家庭后妃
皇后窦皇后妃嫔万贵妃尹德妃宇文昭仪莫嫔 孙嫔 崔嫔 杨嫔 小杨嫔张婕妤薛婕妤薛道衡女,後封河东郡夫人,出家为尼。郭婕妤 刘婕妤 张美人 杨美人 王才人 鲁才人张宝林柳宝林 张氏子女
子陇西郡公→唐王世子→皇太子→除籍→息隐王→隐太子李建成(母窦皇后) 敦煌郡公→秦国公→赵国公→秦王→皇太子→太宗李世民(母窦皇后)卫怀王李玄霸(母窦皇后) 姑臧郡公→齐王→除籍→海陵郡王→巢刺王李元吉(母窦皇后)楚哀王李智云(母万贵妃) 赵王→荆王李元景(母莫嫔) 鲁王→汉王李元昌(母孙嫔) 酆悼王李元亨(母尹德妃) 周王李元方(母张氏) 郑王→徐康王李元礼(母郭婕妤) 宋王→徐王→韩王李元嘉(母宇文昭仪) 荆王→彭思王李元则(母王才人) 藤王→郑惠王李元懿(母张宝林) 蜀王→吴王→霍王李元轨(母张美人) 豳王→虢庄王李凤(母杨美人) 汉王→陈王→道孝王李元庆(母刘婕妤) 郐王→邓康王李元裕(母崔嫔) 谯王→舒王李元名(母小杨嫔) 魏王→燕王→鲁王李灵夔(母宇文昭仪) 许王→江安王李元祥(母杨嫔) 密贞王李元晓(母鲁才人) 滕王李元婴(母柳宝林) 粗体字为死後封赠。
女李渊共有19位女儿:
长沙公主(下嫁冯少师)襄阳公主(下嫁窦诞)平阳公主(諡号「昭」,称平阳昭公主,母窦皇后,下嫁柴绍)高密公主(下嫁长孙孝政,又嫁段纶) 长庆公主(先封为桂阳公主,下嫁赵慈景,又嫁杨师道) 长沙公主(先封为万春公主,下嫁豆卢怀让)房陵公主(先封为永嘉公主,下嫁窦奉节,又嫁贺兰僧伽)九江公主(下嫁执失思力)庐陵公主(下嫁乔师望)南昌公主(下嫁苏勖)安平公主(下嫁杨思敬)淮南公主(下嫁封道言)真定公主(下嫁崔恭礼)衡阳公主(下嫁阿史那社尔)丹阳公主(下嫁薛万彻)临海公主(下嫁裴律师)馆陶公主(下嫁崔宣庆)安定公主(先封为千金公主,下嫁温挺,又嫁郑敬玄)常乐公主(下嫁赵瑰)
演员李渊全国武术冠军,曾取得全国传统武术锦标赛醉剑,对练第一名,北京大学生武术锦标赛剑术第一名。四年前进入首都体育学院学习。这是他第一次触“电”,表演也不俗,可以称得上是比较全面的武术演员。
出生年月:1982.8.27

学历:大本
毕业院校:首都体育学院
特长:武术、跆拳道散打、影视表演唱歌等
获奖经历:
1998年-1999年 两届河南省武术锦标赛,太极拳第一名、剑术第一名、朴刀第二名
2001年 考进首都体育学院并代表北京市文化部出访欧洲进行中德武术交流演出文化节,同年获北京大学生武术比赛剑术第一名
2002年 跆拳道通级赛获62公斤级第一名,散打通
2003年 代表山东省打全国“庐山杯”武术比赛获得男子剑术第三名
2004年 全国第四届全国传统武术大赛获对练第一名,醉剑第一名、螳螂拳第二,同年参加“真情北京”大赛获北京十佳新人奖
广告经历:
2001年 中央二套《经济生活》栏目做开题片
电视剧经历:
2005年----出演《八大豪侠》
2006年----出演《雪山飞狐》
2006年----出演《少林寺传奇》
2008年----出演《李小龙传奇》
2008年----出演《少林寺传奇2》
电影经历:
2004年----出演《七剑》
2005年----出演《霍元甲》
2008年----《江山美人》
黄河岸边的东明县三春集镇,冉冉升起了一颗武打功夫“新星”。他就是刚从首都体育学院武术系毕业,在大型电视剧《少林寺传奇》第一部中饰演“二师兄”慧石一炮走红的武打动作演员李渊。李渊今年刚满26岁。
剧中的“惠石”因为有勇有谋,不仅成为五师兄中的领导式人物,也赢得了众多观众的喜爱。其扮演者李渊是全国武术冠军,曾为李连杰、甄子丹等大明星做过动作替身。和“惠石”这个身世曲折的“黑暗王子”一样,李渊的成长经历中也有着不为人知的曲折……
历经风雨辗转拜师学艺
李渊1982年出生在东明县三春集镇西李庄村,在兄弟4人中排行最小。父亲李春生痴爱武术,对梅花拳、西洋拳有较深造诣。受父亲的熏陶,他和三个哥哥从小开始学武。最终是他和二哥李炳雷走上武术道路。

从记事起,父亲都是在凌晨和傍晚指导他和哥哥练武,从手、眼、身、法、步的基本功练起。他们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一天也不曾间断。有一年大年初一凌晨下着大雪,父亲依然拉他起床练功。喝黄河水长大的李渊具有勇敢、坚韧和不服输的性格。他深深爱上了武术,并发誓要练好武术。在镇中心小学刚读到四年级,他先是转学到当地农村一家武馆,后又转学到河南濮阳一家武校,重点学习武术。一年后,他又被选拔到河南省武术专业队,随总教练、国家一级裁判李德成学习梅花拳、剑术。两年后,他又来到河南大学武术队,跟随“中国太极王子”王二平学习太极拳等。1998年、1999年两届河南省武术锦标赛中,李渊获得太极拳冠军、剑术冠军、朴刀亚军。此后,不满20岁的李渊开始周游全国,到北京、东北三省、福建、广州等地的武校,一边当教练,一边与高手切磋交流技艺。
直到2001年初,李渊才返回家乡,到东明一中高三插班就读。没想到当年报考大学就旗开得胜。他参加了首都体育学院武术专业特招考试,没想到专业课考试一试身手,他就以专业第一的优异成绩被录取了。学院当即推荐他代表学院出访欧洲参加中德武术交流演出文化节。数月后归来,李渊便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此后的几年里,他先后获得北京大学生武术比赛剑术冠军,北京市跆拳道通级赛62公斤级冠军,全国“庐山杯”武术比赛男子剑术季军。2004年,在第四届全国传统武术大赛中,获对练冠军、醉剑冠军、螳螂拳亚军。同年,他参加“真情北京”大赛获“北京十佳新人奖”。
为李连杰等大腕当替身
该上大四那年,为了圆自己进攻演艺圈之梦,李渊断然休学了一年。2004年盛夏,电影《七剑》开拍,要为动作演员甄子丹选择替身。得到时任北京武术队教练的二哥李炳雷推荐、指导,李渊经过层层筛选终于如愿。记得第一次吊钢丝时,是替甄子丹跳悬涯的一场戏,从40米的高空跳下,当时他吓坏了;但是没办法,既然踏入了这一行,他别无选择……
随后,电影《霍元甲》也要开机了。剧组要为饰演霍元甲的李连杰选择替身。李渊又在二哥的推荐下,成为电影《霍元甲》中李连杰的替身。能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动作影星做替身,说起来也是件荣耀的事,但实际上替身生活却如刀刃舔血般危险。那场霍元甲上台和外国人打擂的戏,当那个外国大力士把霍元甲高高举起又狠狠摔在地板上时,把李渊摔得晕死过去。等他清醒过来,已经在拍全场中国人和所有外国人一片沸腾,为李连杰鼓掌的镜头。而李渊的头还是懵懵的,只有同行兄弟几句简单的慰问。那段时间,当李连杰拍戏时,工作人员会清场。李渊只有远远站在摄像机旁看着的份。虽然距离心中偶像只有一步之遥,但却连签名合影的机会也没有。李渊从没有一句怨言,只是暗下苦功,发誓一定要在镜头前演自己。
饰演少林弟子一炮走红

2006年5月,离毕业还有一个月时间,一位同学告诉李渊:一个有关少林寺的剧组在海选武打演员。李渊认为这种机会十分难得,便辗转找到剧组。一位副导演接待了他,经过简短的交谈,便带他与总导演都哓见面。见面后都晓导演只字不谈电视剧的事,仅给李渊拉家常。
一连3天,都晓终于做出了大胆的决定:就由李渊演《少林寺传奇》男一号角色——二师兄“惠石”。为选这个演员,他们全国各地跑了4个月,约见了数百人。
中央电视台与河南电视台重点打造的百集电视剧《少林寺传奇》剧组共200多人,饰演方丈师傅的是著名演员鲍国安,其武术指导是在《英雄》、《十面埋伏》、《投名状》、《满城尽待黄金甲》中任动作导演的程小东。程导对一招一式要求十分严格,要打得也很实在,逼真到位。在拍一场对打的戏时,对方的假刀把李渊的额头划出一个大口子,一下子缝了4针……
经过6个月的紧张拍摄,《少林寺传奇》第一部终于拍竣。在河南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台播出后,创下各台两年来的收视最高峰,网上好评如潮。没想到饰演“慧石”的李渊在荧屏上一露面,就受到了众多观众的热捧,许多粉丝在其博客上发贴赞赏。一位影迷专门赋诗一首:
太极高手二师兄,绵里藏针绣锦程;
心中韬略比诸葛,冲锋陷阵如子龙。
眉宇书写大世界,佛心向善社稷定;
谁道天地无净土,心底无私乾坤明。

都晓导演称赞说,李渊的表现远远超过他的预期。程小东导演也给出了“未来第一动作演员”的美誉。在第二部拍摄中,李渊又成功地扮演了主演“王仁义”这个与惠石完全颠覆的一个角色。看了李渊在《少林寺传奇》中的出色表演,《李小龙传奇》电视剧剧组又邀请李渊饰演了剧中反一号角色“黄皮小子”,与饰演李小龙的正一号演对手戏。这部投资5000多万元的动作大片,将在奥运会结束后与观众见面。对李渊在其中的出色表演,我们拭目以待。
目前,已被圈内人士所看好的演员李渊,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了。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在鲁西南上空,有一颗武术动作新星在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