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页码:203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811244021
·条形码:9787811244021
·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中文:中文
·外文书名:Stroll Along the Trqce of Thoughts
内容简介这是一部很有个性的随笔集,个性的言语,个性的内容,还有一位很有个性的作家。
他在思想上和文字上的特立独行与独思独语,为的是“要忠实地写出我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来”。在这部随笔集里,包含了他对人生百态、社会现状、传统习俗的犀利评析,也蕴含着他对读书教育、文娱产业的殷殷期待,蕴含着他对自然、动物、乡村、故乡的无限向往,更带着他对自我个性、生活经历的幽默调侃。
读他的文字,感受他心中的大痛苦和大快乐,感受他的思考带来的冲击与震撼,随他行走于思想的云上……
作者简介吴若增
出生于黑龙江省长白山下某镇。那是个丰饶而神秘的地方。先前那里出没着许多中国山匪、高丽刀客、日本浪人和俄罗斯落难贵胄。后来是我。然而可惜,我却走上了另外一条路。这条路状似平坦,其实却有另外一种崎岖。而且非常潮湿。人们把它叫做——文学。
对文学,我说不上热爱,也说不上不热爱。它其实是我的一种人生手段。
南开大学政治经济系毕业。做过中学教师和出版社编辑。现为天津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1 980年春,开始文学创作活动。出版有短篇小说集、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多部.以及散文集、杂文集、随笔集,等。
大胡子。
左撇子。
编辑推荐维护社会性的公正和运转,有两个最基本的利器,一个是道德,一个是法律。
所谓聪明,其实不然是一种技巧,一种手段,一种心机,充其量是一种谋略;而智慧,则是一种研究,一种思考,一种创造,一种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心智和能力。
在一个公民社会里,倘若没有公民,那就是绝不会产生真正的公仆。
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却不知绝对的权利同时也要导致绝对的病态。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把自己的一生,当作完成 自己的一生。庶几,才不致辜负了自己的生命。
能够用钱轻易买来的浪漫和情调,也往往不是真正的浪漫和情调。
“老百姓”能跟“公众”一样吗?“公众”的腰板是直的,“老百姓”的腰板是弯的。
目录第一章 细看人生百态
雨点
人啊!你不可承受
好皇上,赖皇上
绝不在夜里写作
常存恐惧
儒术、儒教及其他
记忆中的哲学
公民与公仆
我不是老百姓
善恶之研究
聪明与智慧
你长了一只马的脑子吗?
习惯
错位
向海洋
世界论
关于差异
关于差距
文明的尴尬
文明的脚步
去国依依
试论“道德抽象”之有理与必要
马克思与萨特
关于环境
遭遇热情
为面子买单
规则之苦恼与尴尬
我总看见我的两个我在吵架
关于距离
关于人情
关于慈善的话题
第二章 我们的下一代
孩子的眼睛
享受天真
有些知识,不学也罢
我们都学了些什么
毁灭式的教育——从一位中国母亲说起
如此娇惯令人惊
第三章 也是风花雪月
所谓浪漫
所谓美丽——男人怎样看女人
所谓爱情所谓婚姻
所谓爱情所谓亲情
爱情姗姗来迟
第四章 大自然离得有多远
鸡还长毛呀?
四季的气味儿
麻雀
空的渴望
乡村情结
动物的智慧
第五章 传统与现代
当我们面对世界——略谈封建文化对先进文化的反抗
中国作家与《红楼梦》
关于相声现状的几点看法——在某相声研讨会上的发言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京剧?
假如没有电视……
孙犁老师,您是个孤独的人啊
关于裸画
关于杂文——答某杂文编辑家问
关于“孝道”
我们现在怎样过年?
我们滤掉了什么?
第六章 那些不能不说的岁月
九死一生
没书的日子
农场记事(一)——接受工农兵再教育
农场记事(二)——清理阶级队伍
这辈子没当官
感谢“保护伞”
关于日记的纪念
代后记文学是我的一个选择
序言这年头,出版一本书可能很容易,也可能很不容易;但出版我这样的一本书,则肯定很不容易。因为我知道,本书的阅读,不会令读者浑身舒泰,相反,却会使读者感受刺激,或劳累。打个比方,阅读本书,绝对没有吞吃稀粥或面条那样的顺畅与舒畅,有的,却可能是啃咬鸡爪子或牛板筋一般的坚韧与坚硬。而且,不易消化。
抱歉。
但,幸好我又确定地知道,就在这同一个世界上,有那么一种人,偏偏就是对鸡爪子或牛板筋情有独钟。
那么,您就是本书的读者了。
本书所写,是我这几年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当然,它们不是我的思考的全部,甚至不是我以为最最精彩的部分,但是,我要说我写在这里的,却都是真实的。而且,还都是认真的。现在,我用我的真实和认真,来换取您的一点阅读时间。
至于其他,都在后面的文字之中了。
握您的手。并真的希望您愉快。
文摘你长了一只马脑子吗?
记得小时候常常站在马路的边上,久久地看那拉着大车的马。那时候总是感到奇怪,这么大个儿的家伙,怎么就会听从于人的役使呢?
而且。它们个个体毛凌乱,瘦骨嶙峋,伤痕累累,气喘吁吁,还脏,看上去十分可怜。特别是到了上坡的时候,车夫还要扬起皮鞭,一边骂骂咧咧地吆喝一边狠狠地抽打它……那情那景实在是惨不忍睹。
我就对马充满了深深的同情。
以及怨愤。
怨愤于车夫的残酷无情。怨愤于马的逆来顺受。
那时,我就会去注视马的脑袋,觉得马的脑袋要比人的脑袋大得多,不解它那硕大的脑袋都想了些啥?为什么就不想一想如何挣脱缰绳跑到草原上去呢?它本是有这力气的呀。
怪。
许多年过去,有一天,我又在马路上看见了一辆马车,并想起了小时候的疑问这才发现——原来马的脑袋虽大,但细看来却满脸是嘴!
哦.我终于明白了……
进而认识到:在人与动物的较量上,是人胜利了。而人之所以胜利,就胜在了脑子上!
那么人与人呢?
几百年来,德国那几个最伟大的脑袋支配了全世界人的思维,法国人设计的服装领导了全世界的潮流,美国人摄制的电影在全世界风靡,日本人制造的电器在全世界畅销……当然,他们在出口智慧和美妙的同时,也出口过战争、侵略和傲慢。
问题是——我们呢?
记得小时候学历史,学到了清朝末年,总是怒不可遏。
又不解,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泱泱大国怎么就老是打不过人家?
后记许多作家都说他们之所以从事了文学,乃是因为他们对于文学的热爱和痴迷;坦率地说,我不是的,我之所以从事了文学,乃是出于我在当时的一个理性的选择。
1979年前后, “文革”已经结束,改革开放的曙光已经开始闪现,个人对于事业的选择已经出现了可能。而我,已经是35岁的人了。却还没有选定自己的人生道路。我知道我必须做出选择了。
我更知道这个选择将决定我今后半生(其实是一生)的成败,而且选定了就不可更改——因为在我看来,人倾注一生之力能干好一件事就不错了——因此我必须慎之又慎。
关于选择,首先是我决定了一个选择的方式和原则。那就是:把社会的需要与个人的条件相交叉,出现的那个交叉点,就是我理应接受的选择。
经过反反复复的交叉,在我未来的人生坐标上出现了三个交叉点。一个是报考研究生,将来当一个理论家。一个是当律师。一个是当作家。
关于第一个选择,我认为我是可以做到的,因为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就是个优等生,而且我认为我天生就具有理性思辨的素质,并且,我还很有独立思考的习惯与习性。不过反过来说,恰恰又是这最后一点,令我犹豫了。因为从理论研究来说,一个理论家最重要的素质和条件,就是你是否具备独立思考的习惯与习性,但在当时的环境下,特别是“极左”之风尚未消停的情况下,这种最优秀的习惯与习性偏偏又可能使你一事无成。
关于第二个选择,我知道那是我所喜欢的,而且我认为我一定能够成功。因为我已经确信中国必将走上法制化的道路,因此律师的作用将很快凸现出来。而我,具有强烈的正义感,也不缺乏血性和勇气。此外,我还具有相当严谨而开阔的逻辑思辨能力。当然,我认为我的口才也很不错。不过。最后我还是放弃了。我之所以终于放弃它,是因为在有一点上,它不如我的第三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