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荔枝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药名】野荔枝

【别名】山荔枝

【汉语拼音】ye li zhi

【英文名】Flower of Narrowleaf Dogwood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ndrobenthamia angustata (Chun) Fang [D.hupehensis Fng; Cornus kousa Hance var. an- gutstata Chun]

【功效】清热解毒;收敛止血

【科属分类】山茱萸科

【拉丁文名】Flos Dendrobenthamiae Angustatae

【主治】痢疾;外伤出血;骨折

【选方】①治外伤出血:鲜野荔枝叶捣敷,或干叶及花研末外敷。②治痢疾:干野荔枝花、叶三至五钱,水煎服。③治骨折:鲜野荔枝花、叶配藤子杜仲 、大接骨丹等,捣敷。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40-1400m的混交林中。

【采收和储藏】6-7月采摘开放之花朵,干燥;叶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广东、广西等地。

动植物形态】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4-12m。嫩枝被毛,灰绿以。叶对生;叶柄长8-12mm;嫩时被细毛,老后近于无毛;叶片革质,长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形,上面嫩时被柔毛,老则无毛,下面密被紧贴白色柔毛;侧脉3-4对。头状花序近球形,约由55-80朵花聚集而成,直径约1cm,具4枚白色花瓣状总苞片;总苞片长狼形或倒卵形,长25-32mm,宽11-22mm;花萼筒状,密被粗毛,4裂;花瓣4,雄蕊4,较花瓣短;花盘环状,略有4浅裂;子房下位。果序球形,成熟时红色,被白色细伏毛。总果柄纤细,长6-10.5cm。花期6-7月,果期10-11月。

【功效分类】收涩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调敷。

【出处】《中华本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