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雷峰塔释迦佛螺髻发舍利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924年9月25日下午1时40分,素有"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塔轰然倒塌。近二十年来,浙江省及杭州市的历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提出议案,要求恢复"雷峰夕照"的景观。为配合雷峰塔的重建工作,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2001年3月11日上午,浙江省文物研究所主持了对雷峰塔地宫的考古发掘,并且对全过程进行了现场直播。

经历了18个小时的紧张发掘,共出土了珍贵文物七十余件。在重达100公斤的铁函内,梦寐以求的人们终于见到装有佛螺髻发舍利的金涂塔。据《咸淳临安志》卷八十二等文献记载,雷峰塔的形制、结构与杭州六和塔、苏州云岩寺塔基本相同,是吴越国王钱弘为供奉"佛螺髻发"(螺髻,系如来三十二相之一,言佛顶髻毛发向右旋转,其形如螺)而建。结合遗址中出土的石经残碑以及铭文砖上的干支纪年可以初步确定雷峰塔的建造年代应在公元972年~公元976年之间。这也表明地宫中出土的佛螺髻发舍利已历千年,而未曾有过移动和毁损。释迦发舍利的出土,在世界范围内尚属首次,是继法门寺、宝相寺地宫之后,对释迦佛舍利的重大考古发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