蜚克图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蜚克图镇隶属阿城区管辖。位于区境东北部,濒临蜚克图河,东与宾县宾西镇仅一河之隔。哈同公路经过镇区北部。镇政府驻地距市区30公里。

蜚克图的名称来源,一说满语“间隙”(指河水时急时缓)之意;一说满语“杂草丛生”或“草木茂密”之意。蜚克图历史较久,明代曾于此设置淝河卫(又称蜚克图卫),清朝设置蜚克图站(阿勒楚喀四驿站之一)。中华民国时期,先后隶属阿城县第三区、第二区管辖。东北沦陷后,初设蜚克图甲,1939年改设蜚图村。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初,阿城县于此设置蜚克图区,1950年5月改为第五区。1956年2月,撤区划乡,设置蜚克图乡。1958年9月,改称蜚克图人民公社。1960年1月,划归宾县,与宾西公社合并成立宾西镇。1961年5月,从宾西镇划出恢复蜚克图公社,划回阿城县管辖。1984年9月,政社分开,改为蜚克图乡。1988年3月,撤乡建镇,改为蜚克图镇。

蜚克图镇辖区,除蜚克图河两岸为冲积平原外,大部分为丘陵漫岗地带。全镇总面积1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69万亩,主要种植玉米、大豆、高粱、谷子等。镇办工业有油脂化工厂、铁编织厂等,199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3654万元。全镇共辖蜚克图、爱国、胜利、安定、光明、兴东、新荣、新立、新富、邻宾、民复等11个村。1992年末全镇总人口2.4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06人;满、蒙古、朝鲜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6%。镇政府驻蜚克图街内。

镇西胜利村境内“东城子遗址”,建于金代,呈正方形,东西长252米,南北长242米,东、南、西三面城墙保存基本完好。为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