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导师:王向东 博士导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研究员, 古动物研究室主任。籍贯浙江嵊县。1983年南京大学地质系地层古生物学专业毕业,1992年获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1994年聘为副研究员。1997.11-1999.11,日本学术振兴会博士后(日本福冈大学地球圈科学系客座研究员),200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人才基金,200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现为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石炭系地层委员会选举委员(2005始)、国际二叠系地层委员会选举委员(2005始)、国际化石刺丝胞协会理事 (1999始)、《国际化石刺丝胞和海绵协会通讯 (Fossil Cnidaria and Porifera) 》主编、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1997始)、《地层学杂志》副主编等职务。 在“中国石炭纪生物地层学和年代地层学”、“四射珊瑚分类学、古生态学”、“滇西及东南亚泛冈瓦纳相地层学和古地理学”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包括:运用珊瑚的内生长线确定沉积速率及天文日期,根据珊瑚的群体发育特征恢复古环境等;将滇西保山地区长期争论的含砾丁家寨组的时代据牙形刺化石确定为早二叠世晚期,对泛冈瓦纳相含砾地层进行了精确的可信的时代确定,可作为泛冈瓦纳区同期地层研究的参考;在滇西保山地区及昌宁-孟连带晚古生代珊瑚化石的研究中,运用演化生物地理学模式划分冈瓦纳区与特提斯区;较系统地总结了中国石炭纪生物地层学(英文),为国内外学者全面了解中国的石炭纪动植物群研究动态及研究历史提供了参考资料;以广西来宾剖面为基础,详细研究了华南中二叠世珊瑚动物群,着重在个体发育及种内变异方面,对若干珊瑚进行了修订,并建立了若干新类群;石炭-二叠纪珊瑚化石生物多样性及灭绝式样的研究,证实了晚二叠世的二次集群灭绝现象等。目前的研究重点 滇西昌宁—孟连带的海山型碳酸盐岩沉积序列:以玄武岩为基底的早石炭世—晚二叠世连续的灰岩沉积厚达1200米左右,缺乏陆源碎屑,保存有丰富的特提斯型蜓类和珊瑚化石。对其详细的生物和地球化学环境研究,有望揭示近100百万年的长周期的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的关系。 在一个较为完整的从晚泥盆世到二叠纪未中国珊瑚化石数据库的基础上,与华南晚古生代地球化学变化曲线相对比,试图揭示珊瑚生物多样性演变、古环境与古地理变迁、集群灭绝等的动态模式。 系统古生物学的工作是基础,目前正在进行的有:(1)滇西石炭—二叠纪四射珊瑚;(2)泰国西部的二叠纪珊瑚化石;(3)伊朗的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珊瑚化石等。国际合作 中国—泰国二叠系对比研究(泰国地质调查局,P. Chaodumrong博士);中国、日本及东南亚的晚古生代地层和生物群(日本福冈大学T. Sugiyama博士,K. Ueno博士);伊朗的石炭—二叠纪珊瑚化石(M. Gorgij博士);华南的石炭—二叠系地球化学特征(台湾师范大学米泓生博士;University of Erlangan, W. Buggisch博士);华南的石炭纪刺毛类及珊瑚化石(美国Kansas State University, R. West博士;波兰 Mickiewicz University, J. Fedorowski博士);华南奥陶纪横板珊瑚(韩国Andong National University, Lee Dongjin博士)。 研究生项目 目前有4位研究生在读(3位博士生,1位硕士生),分别从事:(1)中国西藏晚二叠世珊瑚化石以及二叠纪珊瑚化石生物多样性;(2)华南奥陶纪横板珊瑚生物学;(3)二叠纪牙形刺生物学;(4)晚古生代菌藻微生物(Microbia)以及碳酸盐岩沉积学。欢迎更多的研究生和博士后加入,研究方向不限,着重在晚古生代生物和环境及其协同演化。 主持的科研项目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40525005)石炭-二叠纪大冰期特提斯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环境变化 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KZCX2-SW-129)中国重要断代的界线层型以及年代地层数值化研究
LED灯具发明人王向东 1966年7月生,汉族,发明家。祖籍:河南新乡,创办了(香港)众杰国际有限公司,向东科技照明研究所;先后发明了《软体电视机接收天线》《汽车专用鞋刷》,《LED高校节能照明灯》两项,《中药坐垫》《智能调节冷暖玻璃帖膜》《智能调节冷暖涂料》《智能调节冷暖油漆》《智能调节冷暖纳米服装》《道路夜光微震提醒件》等十多种国家专利。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授男,1962年10月生,河南省遂平县人。1982年毕业于河南师大数学系。现任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中国数学学会会员,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会员,国家数学奥林匹克教练,河南高师数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数学分析论丛》丛刊主编,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中国未来研究会会员。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动会员。主要业绩:在非线性分析和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现已在科学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北京出版社、今日中国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首都师大出版社等国内十几家出版社正式出版著作(包括译著)30余部;在《数学学报》、《数学物理学报》、《系统科学与数学》、《应用数学和力学》、《数学研究与评论》、《工程数学学报》。《APpLMachMech》、《Ann.Diff.Equ.》、(Sy.Set.MathSci)、《应用数学》、《自然杂志》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正式发表论文160余篇。主要著作有《高等代数常用方法》(科学出版社,1989)、《中国数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应用力学文摘》、好程索引》等多次评论和转载,并多次获得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个人简历已被《中国当代名人录》入中国当代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大辞典》、《中国专家人名辞典》、《中华人物辞海》、《世界名人录》、《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中华成功者》、《中华科技精英大典》、《中国当代教育名人传略选》、《中国当代自然科学人物总传》、《中国大文化英才辞典》、以及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编辑出版的《有突生,成就的人》(MENOFACHIEUEMENI’)、《国际传记辞典》(DICTIONARYOFINTERNATIONALBIOGRAPHY)等80部辞书收录,并被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任命为1992-1993年度国际名人(INThRNATONAMAN)。此外,还被评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北京工商大学高级工程师男, 1994年毕业于北京轻工业学院(现北京工商大学)化工系,获高分子专业工学硕士学位,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毕业至今一直从事高分子材料的成型加工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工作,以及塑料工业的技术信息咨询工作。
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聚烯烃的高性能化、多功能化和塑料材料性能数据库的研究与开发。近年来主要从事聚烯烃发泡材料尤其是聚丙烯发泡材料的研究开发工作,对发泡材料的性能、发泡的设备和工艺、发泡材料的结构与表征有深入研究。已经在核心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发表有关聚烯烃发泡的技术文章7篇;参与翻译《微孔泡沫塑料成型》,出版译著《塑料薄膜手册》。
郑州轻工业学院教授王向东 1962年10月生,汉族。教授。1982年毕业于河南师范数学系。现任郑州轻工业学院教授,中国数学会会员,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会会员,国家数学奥林匹克教练,《数学分析论丛》丛刊主编等职。并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在非线性分析和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现已出版著作(包括译著)20余部;在《数学学报》、《App1.Mach.Mech.》等刊物上正式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主要著作有《不动点理论及其应用》、《Sobolev空间论》等,主要论文有《一类拟线性椭圆型方程广义解最大模的先验估计》、《Oscillationofsecondorderdelaydifferenceequations》等。美国《数学评论》、《德国数学文摘》、《香港科技文摘》、《工程索引》等多次评论和转摘,并多次获得省部级奖励。现已被《世界名人录》、《国魂一一跨世纪中华兴国精英大辞典》、《国际传记辞典》等60余种辞书收录,并被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任命为1992—1993年度国际名人。[1]
工艺美术师
王向东 (1976- ),男,浙江省东阳市人,工艺美术师。他先后在东阳市木雕技校、东阳木雕总厂、东阳木雕集团担任教学、研究、设计工作,曾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冯文土。现任东阳市木雕研究所副所长兼东阳市木雕厂副厂长。他专长于室内装饰和古代建筑园林设计与施工,曾参与设计和施工了北京王府井与和平门烤鸭店、温州大王府娱乐城、深圳龙泉大酒店等多项木雕装饰工程。他的作品多次获奖,其中木雕挂屏《十八线描法》获1999年中国优秀工艺美术作品银奖;木雕台屏《芙蓉观音》获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铜奖;木雕壁画《九洲归一》获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1999年6月他曾赴奥地利作木雕技艺表演。
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
王向东,男,1976年生,汉族,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东阳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金华市青年岗位能手、浙江省青少年英才奖获得者。现任浙江东阳木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浙江省东阳市黄派木雕研究所所长。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木雕艺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浙江省东阳市政协第十二届委员。
近年来共获得国家级金奖10项、银奖8项、铜奖5项,省级大奖6项。代表作品有《十八线描法》、《九九归一》、《又绿江南》、《梅竹九翁图》等。现有作品《富贵泽天下》现收藏于中国财税博物馆。
其创作的作品《益寿三友》、《颐和园春色》、《鹤梅图》、《长江长城》、《芙蕖》、《京华正茂》、《锦绣河山》分别陈列于被北京中南海、中共中央党校、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发改委、国家商务部、国家烟草局、国家信访局、中国银监会等处。多件木雕精品被用于党和国家领导人馈赠外宾。曾委派到奥地利作木雕技艺表演。
先后主持或参与了浙江省人民大会堂、中共重庆市委礼堂、天津迎宾馆、上海东郊国宾馆、苏州国宾馆、北京全聚德烤鸭店、上海静安寺、杭州灵隐寺、昆明世博园等几十项重要木雕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近年来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主持的研究所被授予“东阳市模范集体” 荣誉称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王向东,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并在1988年获医学硕士。1993年于瑞典隆德大学获医学博士和1994年在美国贝尔大学做博士后.
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特聘教授,呼吸科教授,博士导师,中山医院实验中心主任,瑞典隆德大学生物医药研究院副院长,美国北卡大学分子生物科学系兼职教授, 国际生物医药协会筹备委员会执行主席,中国医师协会资深顾问, 中国医师协会医师与制药师交流项目主任,英国器官功能紊乱杂志(Journal of Organ Dysfunction)和美国上皮细胞生物药理学杂志(Journal of Epithelial Biology & Pharmacology)主编,英国呼吸疾病治疗进展杂志 (Therapeutic Advances of Respiratory Disease),英国呼吸研究杂志 (Respiratory Research)副主编, 和多个包括美国呼吸细胞分子生物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在内的国际医学杂志编委,以及上海国际呼吸病论坛(ISRD)科学委员会主席.
曾主要研究和领导靶分子鉴定与验证、药物筛选和优化、药物的PK和PD效应等的药理学,以及呼吸系统疾病、炎症和癌症领域之间研究进展的翻译。从事和负责亚太地区大型临床药物测试,药效和毒性评估,以及监测和培训。曾在瑞典隆德大学任实验室主任和副教授, 在国际制药公司和临床研究机构(ASTRA, ASTRAZENECA, PPD, CATHEWILL)任主任科学家, 顾问会委员, 临床医学总监,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曾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和浙江大学任客座教授.曾获英国剑桥21世纪优秀科学家,蛋白谱研究杂志2004和2006年最佳十篇论文。
2004年作为客座教授加盟白春学主任领导的中山医院呼吸科,参与和分享了中山医院呼吸科国际化发展,重建国内外呼吸界领先地位的过程。 2007年作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参与和协助白春学主任创建中山医院呼吸科管理的“四有”理论:国际会议有声音,国际杂志有发表,国际协会有位置,国际学院有合作。成为2007年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的一员。积极参与在白春学教授领导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华医学会基金项目,上海市重点项目,以及横向合作项目。2008年获“上海浦江人才”基金,上海市白玉兰基金。
目前主要从事呼吸内科和呼吸危重医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器官功能紊乱和急性肺损伤的分子发病机制和靶向性治疗。已发表论文300余篇, 其中SCI索引杂志论文200篇,影响因子累计300余分。主攻研究课题是“呼吸道上皮细胞在ALI/ARDS发病机理和治疗靶点的作用和意义”。王向东教授是较早提出和提供直接实验根据说明呼吸道上皮细胞在ALI/ARDS发病机理发挥重要作用的国际专家之一。他与Kenneth Adler教授(国际著名呼吸道上皮细胞专家、美国呼吸细胞分子生物学杂志主编),Jonas Erjefalt教授(瑞典呼吸道病理专家),白春学教授(中华呼吸学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呼吸杂志主编)于2007共同在”呼吸医学专家论坛”杂志(Expert Review of Respiratory Medicine)上阐明了呼吸道上皮细胞是作为ALI/ARDS的启动细胞和继发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