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知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有知详细解释

有知觉;有知识。

《礼记·三年问》:“凡生天地之间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 南朝 梁范缜《神灭论》:“人之质所以异木质者,以其有知耳。” 唐韩愈《复志赋》:“昔余之既有知兮,诚坎轲而艰难。”

《简易道德经》里所述:“无知始之,有知终之。无知者多旺,有知者多衰。无知而帅,有知而才。知之为无知之表,则仆,无知为知之之赘,则主。无知桑田知粒土,知而尽在无知中。”意思是说:开始的时候什么都不知道的,到了知识丰富知道的多了就去逝而没有了。那些不学知识的人,往往是身体强壮,求知识的人经常则废寝忘食的使身体不好。无知识的人不知无知而羞,反而比有知识的人帅,有知识的最多显得有才华而已。有知识的人常被无知识的人推到前面作为代表,反而成了仆人一样,无知者是有知者的负担,经常象有知者的主人去使唤。人世间的无知就象种庄稼的田地一样,有知就象这田地中一粒土,有知都是从无知中现来的。

无知和有知,就象人们常说的,“聪明者是愚蠢者的奴隶”一样。有知者是无知者的奴仆。他不会的你会,请你,你不能不帮。这是我们国人的礼仪。《简易道德经》里又有:“知无不知,知不尽知,能知则知,然则索知,知无互之,非羞实美之矣。”说知道什么,没有不想知道的。即使学些知道些什么也不会什么都知道。应该尽力地去学能知多少就知多少,真正不知道的就应该向知道的求索,有的你知他不知,有的他知你不知,应该互相补充。不知道的向知道的学并不为羞,实际上是向美好的地方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