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页码:327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543615630/9787543615632
·版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中文:中文
市场价:¥29.90
内容简介明代的丹青和诗赋高手唐寅唐伯虎,既非英雄豪杰,亦无丰功伟绩,但作为“吴门四子”之一,他在许多领域部独领风骚数百年,堪称“千古风流人物”。提起唐伯虎,您眼前肯定会浮现出一位翩翩浊世佳公子--风流倜傥,浪漫非凡,十六中秀才,廿九获解元,三笑点秋香,一生乐无边。其实,甘苦荣辱,爱恨情仇,人生百味,他样样都品尝过,而且样样都是以最极端的程度强加在他头上的。如唐伯虎这样,集种种不幸于一身者,天地问实不多见,实在堪称--才情惊世,遭遇警世。不信?请翻开《惊世唐伯虎》,一个真实无比的唐伯虎将迎面而来。
目录第一章.屈尊赔礼身相许
第二章.获誉“龙门燃尾鱼”
第三章.枉士“招仙”闹意气
第四章.游戏山亭相逢奇
第五章.诗酒华诞祸福倚
第六章.沁芳因中虎豹驱
第七章.妙解和尚游街衢
第八章.秋菊寒梅寸忱寓
第九章.状元解囊赎金齐
第十章.名妓弃世悲无极
第十一章.补拾“遗珠”知府义
第十二章.赋惊满座“桑约”急
第十三章.诗瓮失窃小人计
第十四章.名媛火海殉“福地”
第十五章.碧云再现只须臾
第十六章.中解荣极归故里
第十七章.灯节诗谶语含机
第十八章.公允仲裁锋芒犀
第十九章.错求主裁代作序
第二十章.四子造诣非“造鱼”
第二十一章.银铛入狄起莫逆
第二十二章.天予探监无先例
第二十三章.初悟六如征佛理
第二十四章.雄飞雌伏丹青意
序言明代的丹青和诗赋高手唐寅,既非英雄豪杰,也无丰功伟绩,但作为“吴门四子”之一,他仍是风流千古者。说唐伯虎不仅仅属于明朝、属于苏州,而属于历史、属于中华,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在他众多的故事里,最脍炙人口的佳话是“唐伯虎点秋香”。其实,这是他替一个叫陈元超的儒生背了“赃”。这本倒也无可无不可,因为以唐伯虎的旷达,这类事情也有可能发生在他头上。只是,仅仅这样理解、附会和透视“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恐怕太褊狭、太肤浅,恐怕实在对唐伯虎不公。
除他自许的“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外,另如“普救寺婚姻案主”、“逃禅仙吏”等等都是唐伯虎用过的号,而最具有代表性的、蕴含最深厚隽永的,却是“六如居士”,否则为他结集的诗文就不会单以《六如居士全集》去命名了。
每人字号的拟定都体现出独到的匠心。“六如”是佛家用语,唐伯虎借以表达自己后半生深深感受的人世“六如”: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
不管“风流”多么广义,充满褒誉,它给人的联想似乎总有些许“浮云”感,和“六如”的沉沉内涵相去甚远。以这样两个一天一地截然不同的号自称,足见唐伯虎的人生体验飞越之大。把这两者集于一身的客观因素,是一场将他卷进去的“科场舞弊案”。这个对他而言既偶然又必然的案件,实在较之“点秋香”的故事要动人得多。再说“点秋香”那类美谈,将他更本质的经历、品性、才气掩盖了,扭曲了,甚至苍白化、干瘪化,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也许以前的作家出于对他的极度敬爱,不愿“污染”他的缘故,宁肯“借唐之名扬陈之实”,也不愿刻画一个带“污渍”的唐伯虎。少许作品有那么一点,也是“避实就虚”、“惜墨如金”的,那案件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何在,仍让普通读者不知所以。
文摘一四九七年的中秋节。 跟往年一样,月亮将它明丽的光芒赐给姑苏大地时,慷慨、温柔而慈悲,令千家万户都沉浸在团圆节的喜悦之中。可是,“广德酒楼”及其主人唐寅兄弟的宅院,却蒙着与此颇不协调的灰暗。
唐宅位于阊门内横贯东西的大街上、皋桥西南口与吴趋坊交界处,它的东北角辟出来做了酒楼,这是伯虎兄弟继承父亲唐广德的遗产。本来,酒楼地处交通要道,终年来往行旅不断,生意曾蛮红火。可唐广德故去后,身为长兄的唐寅不事经营,只挂名大东家,酒楼交由比他小六岁的弟弟唐申去操持,这一来,年景可就大不如昔了。今晚,比弟弟更深重的失亲之痛,折磨着“团圆节”晚上的伯虎,万众欢欣的气氛,反更增加了他的凄凉。因为除了父、母、唐辰(伯虎之妹、唐申之姐)相继弃世之外,伯虎比弟弟更多承受了失去爱妻与爱子的双重剧痛。再怎么豁达,他也经不起这样折腾。
书童阿兴见伯虎面对案上果品毫不动心,坐在古筝前犯呆,以为伯虎又要操琴,便善意提醒:“少东家他们都已歇息,琴曲,还是明天再奏罢。”
“你看我套‘鹿骨爪’了吗--就你心里比谁都明白,睡你的去吧。”果然,伯虎张开的手指是空的。
阿兴每天不知要听多少回褒贬莫名的数落,早就不以为非了,伸伸舌头,将回后院,临了撂下一句话:“我各处都查看过了,你自管就寝便是。”
书房“双梧堂”不大,但布置精雅,书帙整齐,字画有致,并间杂着少许古玩。堂内通西厢房,那就是卧室,里面床帐洁净。这一切,可让人感到主人有高逸的意趣与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