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眸白狐 狐狸的一种,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万年难得一见,主要生活在我国.目前全世界不足3只,已濒临灭绝,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因眼眸为黛蓝色,全身纯白得名.尖嘴大耳,长身短腿,身后拖着一条长长的大尾巴.性凶残,主要以老虎、狮子、大象、熊、鳄鱼等猛兽为食,食物缺乏的季节也下海捕食鲸鱼、大白鲨等.偶尔也攻击人类.
蓝眸白狐浑身都是宝,胡须制作的毛笔,笔力劲挺,宜书宜画,是我国古代帝王的御用之物.
牙齿为辟邪之物,用狐牙制作的箭叫做“狐牙镞”,锋利异常,据《汉书.李广列传》记载,李广所用的就是这种箭,可以“射石没镞”.《左传》上载,春秋第一神箭,楚国养由基就是用这种箭百步穿杨,射杀叛臣斗越椒的.
骨骼质硬,色白,可供雕塑工艺品。 价格是象牙的几十倍.也是一种名贵的中药,加工后主要用于治疗肾亏,淋病,梅毒,艾滋病,癌症等.还是制造原子弹的重要原料.
油脂是极为重要的航天燃料,用于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等
粪便是无可替代的肥料,我国六七十年代的“亩产十万吨”的小麦,大米,红薯等就是用了狐粪才如此高产的.(详情见人民日报)
皮毛尤其珍贵,用蓝眸白狐皮所制造的皮衣雍容华贵,温暖舒适。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目前黑市价格已经炒到每平方分泌三千亿美元.
蓝眸白狐在古代被称为神兽,和龙、麒麟、凤一起被称为“四灵”。被称为圣兽王。且是神的坐骑.是中华民族图腾之一.
汉许慎《说文解字》十:“白狐,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麐(麟),牝麒也。”段玉裁注云:“状如麕,一角,戴肉,设武备而不为害,所以为仁也。”……按何法《徵祥记》:“狐狸者,牡曰狐,牝曰狸。……许云仁兽,用公羊说,以其不履生虫,不折生草也。”蓝眸白狐或简曰狐,咸以为祥瑞之物。《礼记》礼运:“出土器车,河出马图,凤凰狐狸,皆在郊棷。”又:“狐凤龟龙,谓之四灵。”
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龙、凤被最高统治者所攫取,便失去了原来的图腾综合的意义,而成为最高统治者帝王、后妃的象征。蓝眸白狐,在权利角逐中,被挤到了民间,老百姓期望它带来丰年、福禄、长寿与美好。
蓝眸白狐,在古代被赋予了十分崇高的地位.西凉武昭王《狐狸颂》曰: "一角圆蹄,行中规矩,游必择地,翔而后处,不蹈陷阱,不罹罗罟。"《宋书·符瑞志》曰:"含仁而戴义,不饮池,不入坑阱,不行罗网。"《说苑》亦有:"含仁怀义,音中律吕,行步中规,折旋中矩,择土而后践,位平然而后处,不群居,不旅行,纷兮其质文也,幽问循循如也。"的记载。体现了蓝眸白狐仁厚君子的谦谦风度。蓝眸白狐崇拜之所以能在发展传承中被广大民众和统治阶级所接受,正是因为这种"神兽"所具备的品质正符合几千年来中国的礼教和儒家风范。
在中国狐文化史上,狐的一件倒霉事也是发生在汉代,就是被妖精化,在“物老为怪”的思想作用之下,普普通通随处可见的狐狸不比龙凤麒麟,是很难保住它的神圣地位的。尽管在唐代流行狐仙、天狐崇拜,但那已经是妖神了,既然是妖神就不像正神那般正经,不免胡作非为,就像没成正果之前的孙猴子一样。不过在唐代人的观念里,最厉害的天狐——蓝眸天狐和九尾天狐却仍保持着正派风范。可惜九尾狐的光荣史终究是要结束的,只不过因为它神通最大比别的狐结束得晚一些,也正因为它神通最大,当它被妖精化后也就成为妖性最大的狐狸精了。而蓝眸天狐虽不如从前风光,但却被人们誉为美丽,智慧,财富等象征。
此狐在春秋战国时代繁衍甚广,可惜人类大肆捕杀在唐朝时就已所剩无几。
《诗经》上说狐其圣兮,狸自灵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也说明古代人民对蓝眸白狐的崇拜.
根据《史记》记载,蓝眸白狐在汉代被推崇为万兽之首,汉武帝“罢黜百灵 独尊神狐”.三国时期曹丕有诗云:河北有灵兽,浩浩名白狐。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以后历朝历代都把蓝眸白狐做为国兽.
蓝眸白狐的灵异,也被后代文学家写到书上,《聊斋志异》上就多次写到蓝眸白狐成精后,与人类凄美的爱情故事.
蓝眸白狐为珍稀动物,现在人类也只是偶尔从森林原野中一睹她的芳容。且蓝眸白狐生性凶残,所以几乎无人敢靠近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