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国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孔国乡隶属讷河市管辖。位于市境中部偏东,讷谟尔河北岸。乡政府驻地距市区23公里。

孔国乡名来源于驻地孔国屯名。“孔国”,为达斡尔语“孔郭伯尔科”的简称。孔国、大哈力(今兆麟屯)等屯落,为清顺治初年(1644—)迁来的达斡尔族郭贝尔氏(亦写作郭博勒氏)所建。中华民国初期,1919年后达斡尔族人陆续迁出,遂为汉族居住区,隶属讷河县第五区管辖。东北沦陷后,初隶龙河镇区,后改设孔国村,是抗日游击区之一。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底设置第四区,1955年5月改为忠孝区。1956年4月,撤区划乡,设置孔国、仁爱、忠孝3个乡。1958年9月,将3个乡合并成立孔国人民公社。1966年8月,将西部区域划出设置进化公社。1976年将孔国公社更名为立新公社,1980年恢复孔国公社名称。1984年4月,改为孔国乡。

孔国乡南境濒临讷谟尔河,地势北高南低,土壤肥沃。全乡总面积1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万亩,是全市重点产粮区之一。南部沿河草原,出产苫房草和饲草。乡办工业有砖厂、淀粉厂等,1992年乡企总产值1170万元。全乡共辖隆昌、文明、德宝、兆麟、四清、双发、孔国等7个村。1992年末全乡总人口2.1万人。乡政府驻地孔国村。境内双发村的“孔国双发清墓”,据出土的随葬品和棺头满文等,初步认定为达斡尔族郭贝尔氏某夫妇合葬墓。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