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域概况南麂镇[1]是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下辖的一个海岛镇,位于浙江省东南的海面上,西北距鳌江镇30海里,北距温州市55海里,东南离东引岛(属马祖列岛)70海里,离台湾基隆港140海里。南麂列岛由52个大于500平方米的大小岛屿组成,分布在196平方公里的海面上,陆域面积11.13平方公里,其中主岛7.64平方公里。其中心点位于东经121度0.5分,北纬27度27分。东面稻挑山为我国领海基线点。最大岛屿为南麂岛,是镇政府所驻地,面积7.64平方公里,因岛形似麂而名。全岛上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3.5℃,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全镇共11个行政村,2000年常住人口共2193 人,来自大陆驻岛季节性生产的渔民和暂住人口有7000多人,主要经济来源为渔业、旅游业。[2]
南麂列岛有“贝藻王国”、“碧海仙山”和“海上神农架”之美誉,是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的海岛,2001年升格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与全国游钓基地(乐园)。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3])
总人口
2193
男
1222
女
971
家庭户户数
763
家庭户总人口
2175
家庭户男
1210
家庭户女
965
0-14岁(总)
476
0-14岁男
274
0-14岁女
202
15-64岁(总)
1637
15-64岁男
897
15-64岁女
740
65岁及以上(总)
80
65岁及以上男
51
65岁及以上女
29
户口本地住本地
1165
旅游资源南麂列岛为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丰富的生物资源,秀丽的海洋风光,使其成为旅游避暑、科学考察的胜地。
南麂风光旖旎,大自然神赐的天然草坪,巧夺开工的天然壁画,风浪雕蚀的奇特礁石,构成一幅完美无缺的天然画卷,令游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南麂风景区主要由三盘尾风景区、大沙岙景区以及历史人文景区组成。全岛有各类景观180多处,有宽千余米,长百余米的贝壳沙海滩;有郑成功操练过水师的国姓岙;有景点多达100余处的三盘尾万景园区;有因花鸟闻名令人心驰神往的水仙花岛、鸟岛、蛇岛。景观充满了自然的天韵和神话般的雅姿、海的风韵,是中国著名的海洋旅游避暑胜地,是镶嵌在碧海蓝天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一片净洁的蓝色国土,是人类的瑰宝。

三盘尾
三盘尾位于南麂岛的东南部,因外形像三个漂在海上的盘子而得名。三盘尾的景点较多,主要分布在山上,主要景点有猴子拜观音﹑天然草坪﹑潮音洞﹑飞来石﹑风动岩等,还有极其吸引人的湛蓝大海﹑巨石﹑碉堡﹑渔村等。[4]
大沙岙
大沙岙沙滩长800米,宽600米,是贝壳沙。海面不远处是虎屿岛,好像一只老虎伏在海上,成为大沙岙的标志性风景。自沙滩西侧开始是游客的禁区,属于海洋保护区核心区。
经济发展南麂位于浙江省主要渔场之一的南麂渔场,是浙江省重点渔场和海水养殖基地,水产资源品种繁多,贝藻类资源丰富,有包括名贵的石斑鱼在内的鱼类397种,虾蟹类200多种;已鉴定出贝类421种,大型底栖藻类178种,均占我国海贝藻类总数的20%以上,被誉为“贝藻王国”。
2000年来,南麂镇党委、政府本着“保护为主,适度开发,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高度重视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在经济建设方面,以独特的资源优势为导向,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休闲渔业,坚持资源开发与海岛建设两手抓,使南麂岛的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第一、二产业发展有序、稳步增长,已初步形成以海水规模养殖和各类水产品加工为一体的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慕名而来的国内外络绎不绝,使这座集旅游观光、避暑度假、休闲疗养和尝海鲜、玩海水为一体的“神州奇岛”大放异彩。逐步迈向现代化海滨旅游新城镇的南麂列岛显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经济持续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3年,全镇社会总产值4484万元,比1998年增长47%;其中渔业产值2193万元,比1998年增长60%。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产值1906万元,比1998年增长21%,人均收入5486元,比1998年增长37%。
基础设施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镇投入引进大量资金,积极完善岛上的基础设施,促进了旅游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政府共投资160万元在“万景园”景区建造了门亭、公厕、凉亭、护栏、景区回头路等设施。共引进1600万元,建成柳成山庄、南麂大酒店、俄罗斯木屋、康乐山庄、碧海山庄等旅游服务设施。共投资130万元,拓宽改进了司令部至火昆岙的公路,开通了永乐园至后隆村的机耕路,并对永乐园至国圣岙的公路进行了勘测。还引进3000万元进行防波堤,环岛公路建设。开辟了温州、瑞安、鳌江至南麂的三条航线,各地游客慕名而来,岛上客流量逐年增加。1997年底实现了村村通程控电话。
社会事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镇投入了大量资金发展文教卫生事业。“联通希望小学”建筑面积达1042平方米,各项教学设备不断完善,极大促进了南麂教育事业的发展。扩建卫生用房达900平方米,改善了南麂的卫生状况,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普九”、初保工作合格,村级组织和建设健全,社会治安稳定,精神文明建设良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