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庆云,1945年8月生,男,满族,辽宁省锦州市人,中共党员。197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学院,2001年在辽宁教育学院晋升为教授,2002年应聘来学院任教。现任长江师范学院化学及环境科学系教授,化学教学论教研室主任、学校教学质量督导委员会委员、学校绿色化学研究所所长。并兼任国家教育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微型化学实验研究中心理事。主要从事绿色化学与实验研究工作。曾经主持过两项省级“绿色化学实验”科研课题;发表科研论文50多篇;获得国家专利2项;主编或参编著作4部,其中《化学实验教学论》和《化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技能训练》均为高等师范院校教材。2003年指导我校2名学生从事绿色化学与实验研究,参加全国“挑战杯”决赛,获重庆赛区特等奖,全国决赛三等奖。现担任“化学教学论”、“化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技能训练”、“中学化学实验研究”、“化学活动课与竞赛研究”等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经验丰富,教育理念先进,勇于开拓创新。近年来先后被学院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首批教学带头人”。
2.张庆云研究员, 女, 1950年10月生。 1977年1月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气象系,1981年12月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1990年11月--1993年10月在美国纽约州立大

学大气科学中心做访问学者。多年来主要从事东亚季风和异常长期天气过程及短期气候变化的物理成因、物理机制的诊断和预测研究。现承担的研究课题:(1)国家重点基础项目"我国重大气候的机理和预测理论";(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高纬地区大气环流变动与气候年际和年代际变化";(3)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夏季副热带高压变化及其影响天气气候异常的机理";(4)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亚洲季风区海-陆-气相互作用对我国气候变化的影响"(5)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东亚季风区气候多尺度变化特征"。近年来代表性论文有:1. 亚洲中高纬度环流对东亚夏季降水的影响,1998年,气象学报,56卷4期。2. 夏季东亚热带和副热带季风与中国东部汛期降水,1998年,应用气象学报9卷,增刊。3. 亚洲冬夏季风对ENSO事件的响应,1998年,大气科学,22卷,4期。 4. 夏季东亚季风与印度季风的关系,1998年,气象出版社,东亚季风和中国暴雨文集。5. 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跳及异常的研究,1999年,气象学报,57卷,5期。6. 1880年以来华北地区降水及水资源的变化,1999年,高原气象,18卷,4期。 7. 东亚夏季风环流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汛期旱涝预测方法研 究,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32-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