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词目:避难
拼音:bì nàn
基本解释
1. [take refuge]∶逃离战争或动乱不安的地方
2. [seek asylum]∶寻求庇护所
详细解释
1. 谓躲避灾难或迫害。
《韩非子·说林上》:“ 庆封 为乱於 齐 而欲走 越 ,其族人曰:‘ 晋 近,奚不之 晋 ?’ 庆封 曰:‘ 越 远,利以避难。’”《三国志·魏志·袁涣传》:“遭天下乱,避难 交州 。” 元 王晔 《桃花女》第三折:“这的是我避难的机谋,趓灾的见识。” 机灵 《香雪海·感激与祝愿》:“我正在 香港 政治避难,并参与筹备 香港 《文汇报》的创刊。”
2. 谓避开困难。
《孔子家语·屈节》:“夫勇者不避难,仁者不穷约。” 唐 韩愈 《唐故赠绛州刺史马府君行状》:“其守官恭慎举职,其朝献奉父命不避难。”《元史·良吏传一·卜天璋》:“ 天璋 曰:‘国步方艰,吾年八十,恒惧弗获死所耳,敢避难乎?’” 戴裔煊 《宋代钞盐制度研究》第二编第六章四:“客贩钞盐,趋易而避难。”
电影:避难 (1988)
片名:避难
外文名:Sancyuary / BI NAN

导演:韩三平周力
副导演:李玲
编剧:严歌苓李克威李 贵
制片人:张川 摄影:铙仁 罗逊 剪辑:罗培 服装指导:王乃龙 张蓓 美工:王龙生 灯光(照明) :祝国荣 烟火设计:严明 谢立水 置景:赵伟兵 道具:喻五一 叶富银 演唱:成都市西城区少年合唱团 指挥:熊冀华 作曲:唐清石 录音师(收音) :李健 伴奏:峨影乐团 化妆:杨洁 刘雅玉 配音:郑路 胡庆汉 责任编辑:袁贤安 张川 演员表:
吴 坚....服部
阎小侠 ....本田
郭霄珍....婷婷
汪 粤 ....彼得刘
费兰德 ROBERTC•FRIEND(美国)....霍尔登(胡庆汉 配音)
傅丽莉....杨柳风
松 涛 ....老姜头
沈 琳 ...小彩月
蔡鸿翔....老兵
姚二嘎....二嘎
武 韵 ....小兵
雁 洪 ....瘦猴
钱勇夫 ....魏兰孙
梁 音刘朝敏
雷曙光
张 川
李承业
喻五一
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类型:剧情/战争
片长:90分钟
对白语言:汉语普通话
颜色:彩色
上映:1988年
制作公司:峨眉电影制片厂
剧情:
版本一:1938年春,我国南方南方某小城被日军攻陷。美国主教霍尔登所在的教堂成为避难所。名妓杨柳风、胡翠华和戏子小彩月跑来避难,把教堂搞的一团糟。霍尔登请求红十字会的克另斯把她们和唱诗班少女一起带走,不料又有中国伤兵来避难。日本军官服部先闯入杀了伤兵,又企图对少女施暴,被霍尔登阻止。负责营救的克另斯没有来,紧要关头,杨柳风三人挺身而出,上了日军汽车。杨柳风拉响炸弹,三个苦难的女子以生命抗议入侵者的暴行,与日本人同归于尽。
版本二:1938年初春,我国南方某小城市被日军攻陷,一时间城内子弹呼啸,火光冲天,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惨遭日军杀害。由于城里的天主教学主教霍尔登是美国人,日军慑于国际公法暂时还汉对教堂动武。为防不测,霍尔登请国际红十字会克另斯设法将教会唱诗班的中国少女尽快转移出城。这时,三个中国女人跑进教堂避难,当霍尔登正要请她们离开教堂时,日军已包围了教堂,他只能收留和保护她们。没多久,霍尔登叫苦不迭,原来这三名中国女人竟是名妓杨柳风、胡翠华和戏子小彩月。她们玩世不恭,卖弄风骚,眼里根本就没有天主,把教堂的宗教秩序搅得乱七八糟。尴尬万状的霍尔登请求克另斯的随员魏兰孙,将她们和唱诗班少女一起带出教堂。不料,几名中国军队的伤兵躲进教堂避难,霍尔登思考再三,还是收留了他们。突然,日本军官服部率部下强行闯入教堂,杀害了中国伤兵。之后,无耻的服部又找借口要对唱诗班少女施暴,霍尔登断然拒绝服部的要求。此时,霍尔登焦急地等待着克斯和魏兰孙前来营救唱诗班少女,然而他们没有来。紧急关头,杨柳风、胡翠花和小彩月迎着日军的刺刀走过来,这为霍尔登营救唱诗班少女的计划争取了时间。夜晚,霍尔登苦盼的魏兰孙还是没有来教堂,他太失望了。在令人恐怖的刺刀下,三个浓妆艳抹的中国女人被日军押上了汽车。疾驶的汽车上,正当服部得意地欣赏着他的"战利品"时,杨柳风已把手伸进装有炸弹的手袋里,一声巨响,三个苦难的女子以生命抗议入侵者的暴行。教堂内,疲惫不堪的霍尔登默默的祈冲破上帝,上帝没有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