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编辑、剪辑:张加强
ISBN:10位[7534414695] 13位[9787534414695]
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定价:¥20.00 元
目录时光堆积的镇落(代序)
古典行程
居小镇窥江南
鸟瞰乌镇
夜乌镇
屋檐下的独白
……
书摘书摘
乌镇还是有故事的。
修真观西侧的一座名宅,是乌镇名门萧仪斌的宅院,人称“萧家花园”,《镇志》载:“萧家花园凿池叠山,自成园景。”在乌镇这样的江南小镇,建私家园林,这家族一定不凡。
萧仪斌有一外甥叫夏同善,是清代高宫,小时得萧家上下的亲待,又培养其读书上进,故夏同善三考皆中,26岁中进士,被皇帝钦点为翰林,并赐“翰林第”匾额一块。夏同善知恩图报,将此匾挂到了萧家厅上,萧家的善举得到了“翰林第”之回报。夏同善文章超群,时人称在曾国藩、左宗棠之上,慈禧太后很是赏识其才学,曾命其与翁同和一起为光绪的老师。
“翰林第”的名声是因和一起震惊全国的冤案扯上关系而远扬的。夏同善于同治十年擢任兵部右侍郎,同治十年,浙江发生“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省、府、县三级七审,屈判成冤案。杨乃武姐姐通过好友利用胡雪岩宴请夏同善的机会,陈诉了杨的冤情,恳请夏回京后为挽回浙江士林名声,重审此案。夏回京后请翁同和审阅了杨的诉状,两人觉得“两条人命非小事,冤屈不得轻谳定”,于是上奏慈禧,又联络京城三十多名浙籍官员支持,慈禧迫于朝野压力,下旨此案提京重审,结果案情大白,涉及此案的数十名贪官受处。萧家厅因此案更添一份色彩。正史和野史将萧家花园演绎得名声远播,游人都以一瞻翰林第风采为荣。
翰林第前厅古朴精致,结构特殊,见椽不见梁,称“无梁厅”。正厅梁上供有大红雕龙镂金木盒,是珍藏圣旨诰命用的。后花园假山、水池,栽植花木,此园厅楼密接,厢廊幽深,楼旁设园,园边建厅,设计巧趣不凡。
不过,民间有一传说听来很有意思:
杨乃武一案昭雪后,令裕亲王好奇,是什么女子会使我朝数十官员滞职?便令带小白菜来面察,这小女子脸色憔悴,但不掩丰姿,裕亲王顿起怜香惜玉之心,问她有何要求。小白菜说自己在狱中曾有一愿,谁为我洗
清冤情,我愿服侍他终生。裕亲王听之为难了,因皇上有旨,小白菜应进庵堂了却余生。可自己话已出口,便来了个两全之断:可让小白菜赴乌镇翰林第侍候夏同善三个月。但必须不见天日,悄去悄回,三个月后进庵堂。
于是小白菜在夏府还了心愿,她住的那间房是翰林第三进内厅的一间低屋,没有窗子,后门和长廊据说是为小白菜能“不见天日”的来去而建的。
野史不足为据,但乌镇人相信故事的真实,古镇需要美的情调。
●茶 馆
乌镇的茶馆很随意,有屋有灶有桌有凳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