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胡适的文体理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作者:刘东方

ISBN:10位[7533319508] 13位[9787533319502]

出版社:齐鲁书社

出版日期:2007-11-1

定价:¥16.00 元

内容提要《“五四”时期胡适的文体理论》这部著作对于刘东方可能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这不仅在于这部著作是他个人的第一部学术专著,而且我觉得这对他的学术成长是一个重要的奠基,是他在学术的道路上迈出的坚实而令人兴奋的一步。东方攻读硕士学位时,曾在青岛大学学习。三年的学习生活虽然短暂,但我觉得他这三年时间变化却相当大,他的许多想法都发生了变化,学术目标也更加清晰。当时他和我讨论多次之后,确定的硕士论文题目就是《论胡适的文体理论及其文学史意义》,他这篇论文下了相当大的工夫,花费了许多精力。因为他读研究生时已有多年的工作经历,他非常清楚再次得到的学习机会,对他未来的发展是多么重要,所以比其他同学更刻苦,论文写作也更投入。

作者简介刘东方,聊城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后,近年来,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

目录序

导言

第一章背景与资源:胡适建构文体理论的生成空间

第一节胡适建构文体理论的时代背景及人格因素

第二节胡适建构文体理论的理论资源

第三节胡适建构文体理论的文学资源

第二章解构与建构:胡适文体理论的具体内涵(上)

第一节现代语言学意义上的语言与文体

第二节中国语言系统发展流变的演革

第三节胡适与现代白话系统的建立

第四节胡适、傅斯年、鲁迅、周作人的语言观比较

第三章解构与建构:胡适文体理论的具体内涵(下)

第一节诗歌文体理论

第二节小说文体理论

第三节戏剧文体理论

第四节散文文体理论

第四章价值与影响:胡适文体理论的文学史意义

第一节“开风气之先”

第二节传统与现代

第三节审美启蒙

第四节主体意识与时代精神

第五节现代性价值

参考文献

后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