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家声//应春山
ISBN:10位[7218057233] 13位[9787218057231]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
定价:¥38.00 元
内容提要《同舟共进》的主体内容,本来就是言论、文史、文化三大板块,如今书分三册,《第三只眼》为言论卷,含有客观的、外在的观察、监督之意;《历史深处》为文史卷,对应了本刊“开掘历史”这一宗旨;《舟边絮语》为杂文随笔卷,借用了本刊栏目名称,表示“舟”中除了严肃的议政、存史资政;还可以说些轻松有趣、引人入胜的文化话题,如此相辅成书,或可给予读者一种别样的感受。
名家很多,精品亦多。限于篇幅、限于体裁、限于组合,很多好文章不得不一再割爱;也有的是已收入作者专书专集,就只能酌情选收了。这个选本到底是否“精华”,眼光不同,自可见仁见智,但同仁们花费了时日和心力,则是无疑的,起码可以看作《同舟共进》行进中的一道轨迹吧。
编辑推荐《<同舟共进>精华系列》邀我作序,我很喜欢这个刊物,也想写点什么,旧时有一句话,叫“童言无忌”,我想改动一个字,叫“民言无忌”
——著名历史学家杨天石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本杂志,我从这里看到了真实的历史,听到了诚实的声音。
——厦门大学教授、文史学者谢泳
《同舟共进》多年来和这个时代风雨同舟,即使是回望历史,反思历史的文字,常常了也是为了与我们的时代共同进步。
——文史学者 作家傅国涌
《同舟共进》是一个自由的平台、思想在这里碰撞,交锋,从而摈弃教条与僵化;历史在这里构成,从而不再空洞或扭曲,幸好这类报刊与人们同在,作者与读者才不至于寂寞无奈。
——传记作家、文史学者、《封面中国》一书作者 李辉
目录1950:黄炎培上书毛泽东
胡乔木来到毛泽东身边
毛泽东为何对“职务等级工资制”不满
郭沫若:毛泽东诗词解说者的尴尬
胡耀邦在拨乱反正的日子里
寒夜过后的温暖——耀邦两次为我和《第二次握手》平反
我所接触的胡耀邦
军委二局:长征路上的“灯笼"
杨虎城身边的“小女子”
胡文虎历史误会的来龙去脉
茅盾、赵丹新疆蒙难真相
“革命样板戏”中的江青与彭真
孙健:从国务院副总理到机械厂总经理
“建国”旋风:中国第一家合资饭店建设始末
蒋介石三次未圆香港梦
宋子文与蒋介石的恩怨纠葛——从《时代》周刊读民国
张学良为何释放蒋介石——西安事变的另一种叙述
蒋经国晚年的决策性失误
陈布雷“悔之晚矣”
王云五错位从政
一段几乎湮没的史实:中条山八百壮士血祭黄河
一阵风,留下了千古绝唱——马连良往事
文武二老——舒程、文强印象
“不做和尚,只做居士”——章乃器的党派观
一身系天下安危的袁崇焕
“种豆得瓜”:张之洞与清季废科举
容闳:在中国和美国之间
人间已无梁任公
新闻报国:邵飘萍的不归路
邵飘萍因何而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