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冷圳乃日治时代遗留的静态产物,提供新社、东势、石冈等地区水源,为新社地区的生命之水,具民生用水、灌溉肥田之功效。在当时是一项重大工程,每当碰上山峰溪谷,必须沿途建造隧道、水桥,与平原地区水圳有不同之处,可谓「遇山凿隧,逢川造桥」,至今已成当地人饮水思源的象徵,也成了历史活教材。
历史日治时代的台湾,在新社乡大南地区开辟大南蔗苗养成所(即现今种苗改良繁殖场),日人有鉴於本地土壤有缺水之困,於1927年台湾总督府命矶田谦雄设计新社地区水利设施。工程名为「台中州大南庄蔗苗养成所灌溉工事」,自1928年12月开工,1932年5月完工,同年9月进行测试,同年10月14日正式通水,立有「白冷圳回水灌溉工程竣工纪念碑」。
震後影响1999年9月21日发生一场大地震,使白冷圳管线受损变形,隧道渡槽倒塌,加上年久失修的白冷圳承受不起强大震害,造成全线共有52%部份遭到损害,却也唤起社区居民护圳共识,因此组成「白冷圳社区总体营造促进会」,担负起护圳使命与凝聚社区共识,这条新社人生命线便由白冷圳社区站在第一线守护,也发动了新社乡新兴文化节庆「白冷圳文化节」,於2003年开始召唤各界人士认识与爱护白冷圳,这座老圳才有了更多人重视,台中县政府在2001年9月,将2号倒虹吸管列入「台中县历史建筑」。 。
修复状况
白冷圳取水口与出水口分别被地震抬升2.2公尺与1.6公尺,1号倒虹吸管就地重建,2号倒虹吸管仅在改原来倒虹吸管旁新建一座,形成新旧并存的历史景观。受到地形抬升影响正常取水供应,以及取水口沉砂池受淤沙与原设计影响蓄水容量,改建取水口与沉砂池,并且管线中有诸多渡槽倒塌,如8号渡槽便是改建成现今95-1公路旁一座红色钢拱桥,2003年5月修复工程才告终。
构造白冷圳灌溉面积总达788.24公顷,其主线取自白冷高地海拔554.99公尺高(921地震前是552.94公尺),直到终点「圆堀」为海拔531.5公尺,落差达23.49公尺,全长16点6公里,於圆堀并支出分圳向外扩增灌溉范围:马力埔、水底寮、鸟铳头、矮山坑与大南等地。大隧道有7座,小隧道有15座,合计是22座。本圳有阿寸溪、抽藤坑溪与矮山坑溪三座倒虹吸管,分别编号为1号、2号、3号,其中以2号倒虹吸管最俱规模,当时堪称远东最大水利设施。
源头取水口原自大甲溪本流,1954年在和平乡白冷地区设立天轮发电厂(即现今大甲溪发电厂),所设谷关坝影响本圳取水,故将取水口设置电厂对岸进行取水,因此本圳开始分成两部分取水:
部份取自大甲溪本流拦截水流,引水入圳。
目前主要取自电厂尾水,穿越大甲溪溪底,与本圳相接。
倒虹吸管
倒虹吸管是运用位能上落差,累积动能来推动水流,达到南岸顺利推上北岸,不致於圳水会逆流或停滞,其名是因虹吸管倒置而故名。在倒虹吸管附近中95-1公路旁,竖有一处说明供人阅览。本圳共有三座倒虹吸管,除了因为地形而设置倒虹吸管外,还具有分压作用。横跨抽藤坑溪的2号倒虹吸管落差最大,达90公尺之多,管径0.135公尺,全长346.9公尺,与1号倒虹吸管相同属於钢制水管( 3号倒虹吸管是水泥暗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