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帕镇为乡级县辖镇,位于福贡县城中部。系县人民政府驻地。怒江由北至南贯穿全境,村寨多依高黎贡山、碧罗雪山立体分布,海拔2000米以下居多,瓦贡公路沿怒江东岸过境,东以碧罗雪山山脊为界,与兰坪县接壤,西以高黎贡山脊为界,毗邻缅甸联邦,南接本县架科底乡,北连本县鹿马登乡。
全镇总面积387.75平方公里,有耕地16765.5亩,其中水田7244亩,旱地9471.5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8亩,林地639859亩。现有农户为5010户,有乡村人口20967人,劳动力1303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1654人。农村少数民族人口20927人,占全镇人口的99.8%。居住有傈僳、怒、白(主要为勒麦)、汉、独龙、纳西、回、普米、藏等12种民族,其中傈僳族占总人口的87.5%。辖上帕、双米底、达友、达普洛、腊竹底、腊吐底、施底、珠明林、古泉、木古甲、腊务、知子洛12个村委会,118个村民小组,所有村民小组均分布在山区。上帕镇人民政府驻上帕街,海拔1170米。
地形主要为江边台地、河流冲积扇、山间台地、缓坡、陡坡、山峰等六种类型。境内水系属怒江水系,腊竹底河、腊士河、腊吐底河、木古甲河等常年河从碧罗雪山、高黎贡山山巅呈“非”字形注入怒江,本县面积最大的两个高山湖泊恩热依比、干地依比(傈僳语)均位于上帕镇达友村委会。土壤类型为高山灌丛草甸土、亚高山灌泊恩热衣比、棕色暗针叶林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水稻土等七类。江边沿线植被为成片或零星经济林木及灌木丛,海拔2500米以上以成片以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为主的原如森林,高山地带有以铺地杜鹃为主的高山灌木丛,还有部分冷杉、云杉林。镇政府驻地年均气温16.9℃,年均降雨量为1480毫米,降雨集中在2至3月和6至10月,年均日照1479.9小时,无霜267天,气候属典型的寒、温、亚热三种气候汇于一谷的横断山立体气候,江边炎热、山腰温和、山巅寒冷,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称。
全镇经济以农村种植业为主,兼有养殖业、副食品加工业及各种服务行业等。全镇在积极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在沿江一线大力推广反季节蔬菜,大棚蔬菜、草莓、西瓜等,半山一带种植生姜,各种水果,核桃、板栗、洋芋等经济作物,高山以发展养殖山羊,大额牛为主,同时,加大半山及高山一带的生猪和土鸡养殖力度。由于地处县城,是通往贡山的交通要道,交通、运输、餐饮、旅社等服务行业及乡镇企业、个私经济发展迅速。2006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662万元,实现人均经济纯收入868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
解放前交通运输全靠人背马驮,道路崎岖艰险,过岩靠栈道,过江靠篾溜,交通极为困难。如今江东已有15公里的省级公路过境,江西有5公里的县级公路,镇驻地及12个村委会驻地通过或临近瓦贡公路,境内有5座江面吊桥(其中上帕大桥可通汽车),多数村委会驻地已通乡村公路,且部分自然村已通乡村公路,多数自然村通人马驿道,交通状况大有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