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遂足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分类地位阳遂足科(Amphiuridae)是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蛇尾纲(Ophiuroidea)、真蛇尾目(Ophiurae)的1科,通称阳遂足。

形态特征该科动物的颚顶各有明显成对的齿下口棘。颚旁各有1~3个与齿下口棘相连或不相连的口棘。口棘数目和排列是阳遂足科分类的重要依据。

生活习性该科动物通常钻在沙泥底下,行底内生活。洞深一般为10厘米。腕多数细长,末稍露在外边捕捉食物,包括有机物的碎屑、小蠕虫、小幼贝、小甲壳类等。分布广,数量多,常成群栖息,有时布满海底。移动能力很小。

主要种属世界已知约400种,中国约40种。该科在印度—西太平洋区有9个属:阳遂足属(Amphiura)、矮雄蛇尾属(Amphilycus)、三棘蛇尾属(Amphiodia)、倍棘蛇尾属(Amphioplus)、双鳞蛇尾属(Amphipholis)、粗毛蛇尾属(Dougaloplus)、盘棘蛇毛属(Ophiocentrus)、标总蛇尾属(Ophiostigma)和疣鳞蛇尾属(Paracrocnida)。[1]

药用价值该科某些种类具有药用价值,滩栖阳遂足(Amphiura vadicola Matsumoto.)为中药“阳遂足”的药材基源。该药味咸、性温。功效:祛风湿,杀虫止痒。主治:风湿疼痛、劳伤疼痛、顽癣。内服:煎汤。外用:适量,研末调敷。[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