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概况钦察是[1]古代中亚地区的突厥民族的其中一种成员,早在公元前1世纪就有历史记载他们。钦察人在11世纪中叶时曾经占据黑海北滨的草原,成立部落联盟,其中有些部落迁移到西伯利亚西部,后来蒙古所建立的钦察汗国,部分领土即钦察人的原居地。有些阿拉伯作家把钦察人居住的地方称为库曼尼亚。
“钦察”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公元前1世纪时中亚地区的编年史里。库曼(Cuman)[3]人亦是钦察的一部,位于钦察的西部,即今日的俄罗斯南部。这部落是钦察部中最著名的,有些受蒙古人逼迫前往匈牙利,人数大约4万帐20万人,永久和马札儿人同化。欧洲人也因此以库曼称呼钦察人,匈牙利共党领袖贝拉是钦察人之后。但在俄罗斯及乌克兰却被称为波洛韦茨人(Половци)。“库曼”的意思,就是浅色皮肤的意思。他们夏季在保加尔汗国一带放牧,冬天在八剌沙衮(Balasagun)过冬。有不多的人种地。七世纪时臣服于西突厥。九至十一世纪臣服于基马克人。汗国瓦解后并入克普恰克汗国,以伏尔加河为界,分东西二部。东部包括葛逻禄、康里、黑契丹。西部包括保加尔人与巴什基尔人。
钦察人祖先是迭列斤蒙古与乌揭等溶合而成,迭列斤原在奚地居住。在辽朝末年离开奚地,迁往伏尔加河与乌拉尔河之间的玉里伯里山居住,打败当地部落,很快被同化,自称钦察,有四支十一部落。四支是哈拉钦察、契丹钦察、库兰钦察、托里钦察。十一部落是脱克撒巴、叶迪牙、不儿只乌格拉、额勒别儿里(即玉里伯里部)、晃火儿乌格立、安彻乌格立、都鲁惕、非剌纳乌格立、者思难、哈剌孛儿克里。因部长亦纳思包庇蔑儿乞人首脑忽都,被速不台所败,其人多数逃亡俄罗斯。
1237年,蒙古第二次西征,伏尔加河钦察斡勒不儿里克部落首领八赤蛮(Bachman)拒绝投降,被蒙古人腰斩杀死,钦察联盟解体,大部分国土并入金帐汗国,钦察人成为哈萨克人,其他的走投无路,逃亡匈牙利,钦察政权永久消失。一部分钦察人被编入忽必烈的钦察军,由土土哈统帅。在埃及马木留克王朝前期,钦察奴隶大受欢迎,这些人中最著名的是拜巴尔。钦察部中的玉里伯里是相当着名的部落,德里苏丹国的首一个王朝的苏丹是出自此部落的奴隶。一般人有错觉,认为钦察人是穆斯林。有几方面看出他们不是:志费尼的《世界征服者史》中说一个故事,元太宗时禁止穆斯林自行宰羊。有个回回人买了一头羊宰杀,一个钦察人从屋顶跳下把他送官。另一件事是巴托尔德提出他们与格鲁吉亚人联攻穆斯林。第三件事是卢布鲁克出使蒙古时,看到他们的坟地有一个雕塑,举起一个酒杯。说明他们不是穆斯林。真正的穆斯林是指在花剌子模国北方的钦察部落,其他要等十五世纪才接受伊斯兰教。
语言文化钦察人操突厥语,最重要的记录是一部十三世纪库曼语辞典,用来研究拉丁与钦察语。驻留在埃及的突厥语马木留克也刺激了汇编研讨钦察-阿拉伯语字典,对语法重要研究有大帮助。
现在突厥语西北语支名为钦察语支,有些突厥部落是他们的后人:西伯利亚鞑靼人、诺盖人、哈萨克人、克里米亚鞑靼人、卡拉恰伊人、库梅克人、卡拉伊姆人。
哈萨克人与吉尔吉斯人有钦察部落,克里米亚有一条村名为钦察,钦察一名也出现在乌古斯可汗传说的史诗中。蒙古有一部落哈剌赤,据说与土土哈的父亲班都察有关,他全部投降,这部落善做黑马乳,因此命名为哈剌赤。匈牙利现在仍然有一部落自称钦察(克普恰克),人数大约二十万。他们是当年随忽炭汗前往匈牙利的钦察人之后。四川西昌的部分俞姓被认为是钦察人土土哈之后,俞是玉里伯里的对音,但人数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