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字子晋,号康侯,广东阳春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清宣宗道光初前后在世。嘉庆二十二年(公元一八一七年)进士。官户部主事。公余辄手一编,萧然自得。敬昭淹博群籍,工于文词,所拟《答客难》一首,《七稽》一首,甚称于时;其乐府尤独出冠时,极为冯敏昌等所推。
与张维屏、王培芳齐名,并称“粤中三子”,又与林联桂、黄玉衡、黄培芳,张维屏、吴梯、黄钊等合称“粤东七子”。
著有《云楼诗钞》、《听云楼诗草》、《词钞》,均《清史列传》并传于世。
高考考题:2006年高考广东卷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艭①。
横空老鹤南飞云,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艭: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1)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3分)
这是就题目“晚望”要求考生找出诗中对应“晚”与“望”的意象,前者表明时间,可以从诗中找出“归艭 ”“钟声”;后者是动作,要找出“望”所体现的意象,只要找出作者所见到的景物即可,如“江”、“青山”、“远帆”、“老鹤”等。
(2)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