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球灯舞是从古代的社火中演变而来,是人们表达祈求风调雨顺、安居乐业愿望的,集武术、舞蹈为一体的自娱自乐的民间艺术活动。起源发展于齐河县祝阿镇官庄村并流传至济南市长清、北园一带。1982年,山东省文化厅和辽宁省文化厅民间艺术联合摄制组来齐河对此舞做了全景录像,保存下珍贵的图像资料。2005年,因挖掘保护绣球灯舞,祝阿镇被授予“全国保护民间乡土艺术先进单位”。2006年被批准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为使这种文化遗产得以有效传承,县劳动局组成80人的舞蹈队,经过官庄艺人传授,多次参加大型演出。
起源
起源康乾传承300年
绣球灯舞是从古代的社火中演变而来,是人们表达祈求风调雨顺、安居乐业愿望的,集武术、舞蹈为一体的自娱自乐的民间艺术活动。起源发展于齐河县祝阿镇官庄村并流传至济南市长清、北园一带。
300多年前,劳动人民在饱受兵荒马乱、漂泊流离之苦后,迎来了“康乾盛世”。为了庆贺这一较为安定的生活,每年春节,官庄村民便纷纷表演“社火”表示庆祝。该村有一位彩扎艺人叫徐东文,手艺高超,会做各种绣球灯,逢年过节他便做些绣球灯在春节前到集市上卖。因为绣球灯做得好,人们争相购买。除夕晚上,人们在绣球灯内点上蜡烛挂在门口,表示喜庆,表达祈求平安、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的愿望。有一年,村办“社火”,徐文东就仿着绣球的形状扎了一对绣球灯让两个儿子在“社火”上表演,煞是威风好看。尤其在晚上,手中的绣球灯舞起来通明光亮,如流星,似云朵,令人叫绝。随后村里办“社火”,舞绣球灯成了主要节目,由原来的两人,慢慢发展到四人、八人。最初的时候,舞灯的套路比较简单。到了1759年,官庄村出了位武秀才叫徐久诚,指导着把武术动作融入灯舞之中,表演的刚柔相济,豪放优美。至1763年,村中又有一位文秀才叫宋武烈,他创意独特,指导着用灯摆成“天下太平”、“天下一品”的字样,使表达愿望的效果更加显明。从徐东文开创绣球灯到传到徐春生这一代,绣球灯已经在官庄村留传了十好几代了。
习俗
绣球灯舞传男不传女。早年间重男轻女,只有男人才能舞绣球灯,村里的女孩子是不能舞的,只有看的份。而且表演绣球灯舞需要演员动作敏捷,因为跑动迅速,消耗体力很大,所以舞绣球灯要每组8个年轻力壮、且训练有素的小伙子。为了表演需要可以编成好几个组,表演时每个人双手各持一灯。表演者要腿功、手功、腰功高强。绣球灯的表演套路有“单双剪子股”、“四门斗”、“串花”。随着表演者的动作造型、套路展示、队形变换,配乐以“将军令”、“备马令”曲牌为主旋律,锣鼓以“急急风”、“长行”为主要点子为表演伴奏。
绣球灯的制作非常特殊,绣球灯由内圈和外圈组成,内外圈全部是用八个竹制圆圈扎制而成,内圈由八个小圈扎成一个小球。然后在小球上留一个口用来点蜡烛,其余的地方用毛头纸将小球糊上,涂上白粉,刷上五彩色,成为一个个五颜六色的彩球。彩球内装上转子,转子底部可以插上蜡烛。因为普通蜡烛芯细,质脆,安装在绣球灯上容易熄灭或断裂,因此,需要用特制的牛油蜡烛才行。
绣球灯的外圈也用八个大的竹圈扎制成一个彩球,把小球用绳子悬空置于其中,使小球在大球内能自由转动,再用彩纸条把大球的外框缠起来,点缀上纸花,这样,一个绣球灯就做成了。看起来挺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要做好这样一对绣球灯,一个人需要4到5天的时间。
在正式表演时,舞灯者全部是武生的装束。头戴英雄鬓,腰系丝带,脚登皂靴,在表演时融入武术、舞蹈动作,如蹲步、跨步、跳跃、旋转、搭人梯等造型,表演起来威武雄壮、豪放优美、气势恢宏。官庄村自古就有练武的传统,表演者结合武术动作还不时能耍一些高难度的花样。但不管舞灯人怎样表演,绣球里的蜡烛始终朝上,烛光不熄。
文化渊源
解放前,舞绣球灯一般是在正月十五开始。那时候村民舞绣球灯的积极性都很高。
一进入腊月门,官庄村的村民们便自发组织起来,喜欢玩灯的跑前跑后,买道具,制作特制的蜡烛,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开始为扎灯做准备。一切都准备好了,村里舞灯的年轻人便聚集起来在一起排练。还不到正式演出的时候,村里的老人和小孩就纷纷出来观看,把排练场围得水泄不通。越是有人观看,舞灯者就越舞得起劲。过了正月初十,绣球灯舞终于在大家的翘首以待中“粉墨登场”了,表演一直持续到正月二十左右。
早年间,为了展示绣球灯舞,官庄村村民们在正月里还到老齐河县城里表演。那时候各村各镇跑龙灯、划旱船、舞狮子的齐聚县城,大家跑龙舞狮好不热闹。人们聚在一起,一方面是图个热闹,另一方面也憋着股劲,比比谁家舞的最好。
说到古代用绣球灯为何要摆出的“天下太平”、“天下一品”这几个字,
这其中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在旧社会人们摆出“天下太平”是为了祈求平安,风调雨顺。而摆“天下一品”则还有一段佳话。传说在清朝乾隆年间,有一年,乾隆身边的红人“刘罗锅”刘墉回山东老家探亲,路过老齐河县城,正好看到官庄的村民在县城里舞绣球灯。他看到舞绣球灯的人舞姿矫健,动作流畅,燃着蜡烛的绣球灯舞动起来,似行云流水,如流星追月。看罢,他对绣球灯舞大加赞赏,据称当时刘墉还为绣球灯舞题过一首诗,即兴赋诗一首,曰:“故里乡人稠,烛灯似龙游。祝阿独一秀,官册村史留。”由于当时刘墉官至一品,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刘墉曾观看并称赞过绣球灯,就摆出“天下一品”的字样来。
这段老艺人口口相传的乡间佳话是否真实,如今已无据可考。据史料记载,刘墉生于1719年,卒于1804年,而宋武烈用绣球灯队形摆字应发生在1793年之后,也就是说,刘墉看到绣球灯阵时,至少已经74岁了。年迈的刘墉还有体力千里迢迢来到山东省亲吗?据史料的准确记载,1797年时,78岁的刘墉确实来过山东,当年他刚刚被授为体仁阁大学士,奉嘉庆旨偕同尚书庆桂到山东办案,并察看黄河决口的情况。察看黄河之后,他上疏请求于秋后在决口处“堵筑”,下游“宽浚”,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这是刘墉暮年体察民情的又一政绩。
艺术传承
过去农村的业余生活不丰富,练武、耍灯就成了官庄村民农闲时的主要娱乐活动,
人们有比较高的热情。那时候村里会做灯、耍灯的人很多,绣球灯舞传承的很好。但是在建国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村民们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发展经济上了,年轻人在外面上学的上学,打工的打工,没有人再练武术,也没多少人再做绣球灯、耍灯了。近几年绣球灯舞最红火的时候也只是在1997年庆祝香港回归和1999年澳门回归时,绣球灯表演摆出了“九七回归”、“九九回归”、“九九归一”的字样,给绣球灯舞赋予了新鲜的艺术创意和浓郁的时代气息。
现在很多复杂的舞绣球灯的套路已经没有人会了,但有些艺人无论是政治动乱还是生活困难,始终没有放下制作绣球灯的手艺。现在,为了让绣球灯这门艺术能继续传承下去,徐春生毫不保留地将制作绣球灯的技术、舞灯的套路传授给年轻人。在他的培养下,目前他的近20位徒弟成为绣球灯舞的表演骨干,从而为绣球灯舞的传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各地的灯与灯舞
人们对灯的特殊情感,来源于人类从远古时期就开始的对火的崇拜。许多民族到现在都保留着对火的敬畏。比如在彝族风俗中,不能将脏东西拿到火塘里烧烤,绝对禁止从火塘上跨过,等等。由于火的御凶驱邪的强大威力,所以能够带来光明、保存火种的灯,就受到了人们日益的重视。灯也得以由
“积薪而然(燃)”的火堆,发展到了“燃油之灯”,再慢慢发展到各式各样的彩灯。唐朝初年,确定上元(农历正月十五)为灯节。以后的宋元明清几朝,灯与灯节继续发展。到清朝,有关灯的制作、使用、表演已经在各地的城镇、乡村发展得非常成熟了。
当工匠的彩灯制作水平发展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人们就不满足于只把灯挂起来欣赏了。于是就有了灯舞。灯舞,在本质上就是以彩灯做道具的一种舞蹈形式。艺人们手持彩灯,作出种种舞蹈动作。在明清两朝,灯舞已经盛行。《檐曝杂记》记载:乾隆年间灯节时,有多达三千名的灯舞表演者为皇帝献艺。他们手持彩灯,口唱“太平歌”,脚下变换队形,依次排成“太、平、万、岁”等字。《今乐考证》又说:当时的灯舞表演套路有三十六种之多,有关于宗教的,有关于吉祥的寓意的,有以诗句为名的,还有与古代的阵法有关的。很明显,这种表演得到了有学识的士绅的指导。而且,灯舞并不只在乡间流传,还得到了上层社会的认可。清代戏曲家、《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为咏叹灯舞,做了一首叫《舞灯行留赠流香阁》的诗,其中有这样的句子:“久久帘动一灯来,一灯一灯陆续吐。十二金钗廿四灯,灯光人面添媚妩。”
中国幅,各处的灯舞也有本地的特色。比如福建上犹的“九狮拜象”灯舞,再比如表现鲤鱼跳龙门的鲤鱼灯,还有在很多地方流行的龙灯。在河北省景县有一种七巧灯,是由八个少女,手持十六盏荷花灯进行的表演。它的特色,是抒情的民歌伴唱和轻盈柔美的舞步。而在被誉为绣球灯舞之“根脉”的齐河县绣球灯舞之中,包含着典型的齐鲁文化的因子。为绣球灯舞的演出伴奏的,是具有山东特色的唢呐和锣鼓。绣球灯舞的表演中,包含着“单双剪子股”、“四门斗”、“串花”等套路,又有“金鸡独立”、“跨虎”等较有难度的武术动作,所以演出者非得是年轻力壮、反应敏捷、有一定武术根底的小伙子不可。如果把灯舞比做兵器的话,七巧灯舞就是一柄小巧精致的宝剑,而绣球灯舞则是一把雕金饰银的五十斤重的泼风大刀,威猛又不失华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