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津口赫哲族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街津口赫哲族乡 隶属同江市管辖。位于市境西北部,黑龙江右岸,北与俄罗斯隔江相望。乡政府驻地距市区40公里。

“街津口”这一名称,是因其地处街津山及莲花河与黑龙江人口处而得名。为赫哲族人居住的地方。“街津”为一最早居住在这里的赫哲老人“盖津”的音转。清末,添设民官,

街津口一名,据考证原为盖金口。传说有一位名为盖金的赫哲族老人在汇入黑龙江的莲花河口居住即此称之盖金口,后来演化成街津口。街津口的赫哲族在清朝以前实行“哈拉莫昆”的氏族组织制度。清康熙年间被编入八旗。民国年间归同江县衙管理。1937年,日本人实行集村并屯后,街津口村成为一个集中区,原屯长改称部落长。

隶属临江府管辖。中华民国成立以后,是同江县所属二龙山(今属富锦)、向阳川(今属富锦)、三村等几个较大村落之一。东北沦陷后,隶属三村管辖。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

利后,1946年3月,隶属同江区管辖。1947年组建联合会。1949年2月,划归富锦县管辖,同年6月改隶第十区。1953年成立了街津口村。1956年5月,并村划乡,隶属同江乡管辖。1958年9月,改隶同江人民公社。1959年4月,划归抚远县管辖。1963年设立街津口公社,建立了街津口赫哲族乡。1966年1月恢复同江县后,又划回同江县管辖。1984年3月,改为街津口赫哲族乡,是我国赫哲族主要聚居地之一。

街津口乡辖境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山林资源和鱼类资源丰富。全乡总面积284.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4万亩,水域面积9.8万亩。农业主要种植小麦和大豆。赫哲族渔业

队以捕渔业、狩猎业为主。全乡共辖卫国、卫华、卫疆、卫东、卫垦、卫星、卫丰、街津口、渔业等9个村。1992年末全乡总人口3120人,其中赫哲族人口约占11%。乡政府驻地街津口

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