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头木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结构尖头木驴的车形和轒轀车很接近,形状像一个活动房子。木架粗大,木板厚实,外蒙生牛皮,以抵挡石矢的

尖头木驴

打击。这类车的下面是空的,士兵藏在车中推车前进。因袭轒轀车尖顶的优点,尖头木驴车顶的斜度更大,车脊则换为较坚固的大木。为增加行车的安定性,路轮又增加成为六个,车长为一丈五尺(4.7 公尺),高八尺(2.504公尺),车的乘员一样是十名。

尖头木驴在宋代又被称为鹅车洞子,自北宋末年以後的宋金战役中被金人大量使用为攻城主要兵器。

历史记载尖头木驴曾为梁将侯景所使用,但却因守建业的羊侃火攻击退,事载《太平御览》、《梁书》及《通典》,因《通典·兵典》所载较详,故录於下:

梁将侯景反,兵逼建业,皆危惧。梁将羊侃为守城督,因伪称得外射书,云「邵陵王、西昌侯兵已至近路」,乃少安。贼为尖头木驴攻城,矢石所不能制。侃作雉尾炬,施铁镞,以油灌之,掷驴上,焚之俄尽。

《靖康纪闻》记其功能构造为:

洞子可以沼道,可以攻城而上,用车轮推行,其状如峻屋,上锐下阔,人往来其间节次续之,带有长数十丈者。上用生铁裹,内用湿毡,矢石灰火皆不能入。

《襄阳守城录》中更详细的记录了金兵充分利用鹅车洞子攻襄阳城的情形。

明茅元仪《武备志.军资乘攻二》:

古时攻城战车。六轮,上横大木为脊,长一丈五尺,高八尺,上尖下方,外蒙以生牛皮,内载十人;推逼城下,以攻城作地道。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