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1954年4月生,浙江淳安人。浙江省淳安县淳安中学党小组长、门诊部主任、医师。1975年毕业于淳安县中等医学专业学校,1985年参加杭州市卫生系统医师进 修班学习校卫生专业。浙江省淳安县淳安中学门诊部学校卫生医师,系中国红十字会会员。 1981年在淳安县科技杂志上发表《防止青少年近视眼措施的设想》,1993年在《中国学校卫生》上发表《我是怎样发挥学生健康档案作用的》。曾多次在县教育系统主办的校医培训班上举办讲座连续7年被评为学校先进工作者,一年被评为杭州市卫生先进工作者;1997年 教师节被评为淳安县十佳教育后勤工作者。
张友仁(1876~1974),曾用名张夏、胜初。惠州桥西人。毕业于两广简易师范馆。曾任中小学教员、校长,海丰、龙溪两县县长,广东公路处长,惠樟公路局长,福泉公路局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东江人民图书馆馆长,广东省文史馆副馆长。是广东省第二届人大代表,致公党中央委员,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1909年参加同盟会,联络会党,协助革命军攻克博罗和惠州。嫉恶如仇,控告贪污腐败、任意杀人的惠州知府陈兆棠,揭发国民党惠阳县党部贪污案。积极抗日,帮助惠(阳)宝(安)人民游击队筹款,支持和保护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将住所“荔晴园”借给服务团活动。当反动当局迫害服务团时,不惧恐吓,营救副团长刘宣等人脱险。1944年参加东纵召开的国是座谈会,领衔发表反蒋通电。
主政海丰、龙溪时,廉正爱民,废陋规,免积欠粮税,禁烟赌,止械斗;大办新学,建中小学百余间。关心民生,热衷修路,主持兴建广东首条公路——惠(州)平(山)公路,并筑惠(州)樟(木头)公路、福(州)泉(州)公路和广汕公路。
学识渊博,文史皆精,尤其注重乡邦文化建设。曾收集一批珍贵的惠州古碑刻;倡建惠州私立丰湖图书馆,每月捐月薪三分之一购书。编著《博罗县志》、《惠阳县志》、《惠州西湖志》共约155万字,体例科学,资料丰富。深入惠州各地调查访问,撰写《辛亥革命在东江》、《三洲田起义》、《惠阳抗日八年》、《罗浮山名胜古迹调查》等文。80多岁高龄还跋涉于广州郊区.收集三元里抗英史料.据亲见亲闻补充孙中山先生忆述的不足,纠正了日人官崎寅藏《三十三年落花梦》的某些不实之处。遗著有《荔园诗存》、《扶藜集》、《春秋今释》、《丰湖文献录》、《张友仁晚年诗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