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桥镇简介■基本概况
安徽省濉溪县刘桥镇为副县级建制镇,位于安徽省北部。西与河南省永城市接壤,毗邻淮北市区、濉溪县城及省级濉溪经济开发区,是全国文明村镇、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镇、畜牧发展十强镇、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试验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镇。全镇辖17个行政村,面积85平方公里,镇区人口1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6万人)。
■资源丰富
刘桥镇境内有刘桥一矿及恒源煤电两座国有大型煤矿和一座煤矸石电厂。其中恒源煤电是安徽煤炭行业唯一上市公司,新源热电每年发电量2.5亿千瓦,有近亿千瓦供地方使用。煤炭资源丰富,电力资源充足。
■交通便捷
刘桥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货运八方。铁路东接京沪线,北连陇海线,西通京九、京广线。濉永公路穿境而过,东接京福高速公路,北近连霍高速公路。北距徐州观音机场60公里,南距阜阳机场120公里。水运可直航上海,货运可从连去港入海。
基础设施完善刘桥镇工业集中区功能齐全、基础设施完善。全镇现有工业企业63家,规模以上企业6家,商贸和个体工商户4000余家,大型市场2个,商场20多家。教育、卫生、医疗设施完善。
■社会和谐
刘桥镇环境优美、民风纯朴。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全镇文明村镇”称号。“五个好”家庭及“十星文明村”活动不断深入开展。全镇上下形成了人人讲文明、处处树新风、家家思致富的良好氛围。
行政区划刘桥镇人口5.71万人。辖24个行政村:彭楼村、王庄村、赵楼村、黄桥村、王埝村、朱娄村、干庄村、火神村、关庙村、小城村、任圩村、后楼村、孟口村、黄庄村、陈圩村、刘桥村、周口村、陈集村、丁楼村、前楼村、周大庄村、丁河村,杨庄村、留古村。
创文明城镇建设

刘桥镇为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镇、副县级建制镇、“全国文明村镇”(2005年10月获得),东与濉溪县城毗邻、西与河南省永城市接壤,境内坐落刘一、恒源两大国有煤矿及新源热电公司。全镇辖17个行政村,10.5万人(含矿区人口),总面积87平方公里。三年来,刘桥镇利用广播、有线电视、宣传橱窗、板报等载体,不断广泛深入开展“三讲”(讲文明、讲道德、讲卫生)教育,引领全镇人民不断树立创建意识,培育创建理念。全镇创建意识日益浓厚、创建氛围逐渐形成。
2005年以来,刘桥就提出了“工业强镇、商贸活镇、文明促镇”的发展战略。刘桥镇财政收入由2005年的1420万元,增长到2007年的3000余万元,两年实现翻一番的目标;民营经济总产值由2005年的3.66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5.338亿元,增长了1.67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由2005年的2600元,增长到2007年的3400元,增长了31%。两年来,刘桥镇紧抓经济发展不放松,通过抓招商、扶民企,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两年引进企业21个,引资4亿多元,增加规模民营企业4家。通过经营城镇,促进了城镇市场的不断繁荣和功能的日益完善,第三产业总收入由2005年的1.3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2.6亿元。通过培育产业促调整,农业经济平稳增长。刘桥镇经济的快速增长有力地推动了文明创建的开展。
在镇矿文明共建中,刘桥镇与两矿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坚持镇矿一家、互帮互助、优势互补求同存异、共同发展的原则,镇矿联手,密切配合,推动了镇矿共建步伐。
刘桥镇紧紧围绕“抓好经济发展,推动文明创建”这一目标,牢牢把握塌陷村庄搬迁移民建镇的契机,不等不靠、加大投入,坚持地矿共建,不断推动了文明创建再上新台阶。
文明创建工作开展的具体做法和成效有以下几点:
(一)求真务实、上下联动,开展文明创建。为巩固已取得的成果,进一步推动文明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镇党委始终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思路,落实各村书记、主任负责制,形成了镇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的“四位一体”上下联动格局,全镇形成了强大合力,有力地推动了文明创建深入开展。
(二)培育创建意识,建立长效机制,推动文明创建深入持久开展。三年来,刘桥镇利用广播、有线电视、宣传橱窗、板报等载体,不断广泛深入开展“三讲”(讲文明、讲道德、讲卫生)教育,引领全镇人民不断树立创建意识,培育创建理念。全镇创建意识日益浓厚、创建氛围逐渐形成。为保证文明创建深入持久开展,刘桥镇在开展创建活动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机制,抓好落实。一是健全领导机制。二是落实工作机制。三是完善督查机制。
(三)多方筹资、加大投入,加强文明创建的软硬件建设。
1、加大村镇建设投入,提升村镇建设品位。由于村镇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文明创建硬件建设投入明显不足,为此村镇多措并举吸纳八方资金投入村镇文明创建硬件建设。一是通过招商引资加快城镇建设。二是利用项目资金修建了育才路、贸易路、云集路、丁楼村内路、黄干路、梁朱路、小城路、丁河路、土楼中心路、周口村内路、周大庄村内路等二十几条道路,并对合欢路、云集路、贸易路等十余条村镇道路进行绿化。三是利用自筹资金抓好公益设施建设,完善村镇公共服务职能。四是利用民资开展集贸市场建设和开发工作。开发建设了云集路、合欢路刘桥农贸市场及商品房等。五是利用塌陷村庄搬迁资金抓好新村规划建设。
2、开展环境整治,抓好“三改工程”,优化村镇环境。一是抓好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大力整治村镇环境污染“顽疾”。二是抓好“三改”工程(改水、改厕、改圈)。三是抓好生活垃圾的清理,保持干净、整洁的村镇环境。四是加大文化市场清理、整顿力度,保持健康、文明、向上的新生活。
3、抓好村镇规划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2006年以来,刘桥镇着手调整编制城镇建设规划,确定了工业集中区、工矿区、塌陷搬迁村生活区等功能区,围绕规划开展村庄建设。一是科学规划村镇建设,认真抓好移民建镇的新农村建设规划。二是拓宽融资渠道开展工业集中区规划建设。
4、不断提高居民素质,培育现代新农民。一是切实抓好党员教育,充分发挥党员在文明创建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始终走在文明创建工作前列。二是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小学教活动等,开展“八荣八耻”等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是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移风易俗活动,培育农民新风尚。四是抓好普法宣传和科普教育,培育农民综合素质。
(四)抓好经济发展,为文明创建提供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