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步轩 祖籍陕西
1985年,长安县鸣犊镇农家少年陆步轩从引镇中学(现在为长安区第六中学)毕业,以高出本科线100多分的成绩考取了北大中文系,是当年长安县文科状元。
4年苦读毕业后,陆步轩被分配到长安县柴油机械配件厂。
当时的县计委对这个高才生比较关心,借调他到机关工作。
后来计委办企业,陆步轩自告奋勇去了企业,但几年后企业跨了,他失去了“饭碗”,以后他搞过装修,开过小商店。
长安县计委几经改制,后来变成长安区经贸局下属的工业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对陆步轩的情况,区经贸局也无能为力。陆步轩的单位“柴配厂”早已停产,去年厂里给他办了最低生活保障,对他也算是一点安慰。
2000年,陆步轩租了房子开起了肉店,文弱书生操起了切肉刀。但卖肉的生意也不容易做,每天起早贪黑,一年忙到头,交了水电费、房租后也就所剩无几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曾经的理想被现实的生活负担所代替。陆步轩在说如今他不愿意看书时,表情有些痛苦。他说,自己还是喜欢研究语言,尤其是对方言很感兴趣。“其实我最适合去做编辑词典的工作。”言谈中,他流露出对“书桌”的向往。2003年,国内许多媒体相继以《北大毕业生长安卖肉》为题报道了陆步轩的现状,“陆步轩现象”引起了人们对就业观念、人才标准、社会分配等众多问题的深刻反思。
2003年,美国一家企业有意投资北大卖肉才子陆步轩的“眼镜肉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