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鳞毛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药名】黄山鳞毛蕨

【别名】小叶凤凰尾巴草

【汉语拼音】huang shan lin mao ju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yopteris hwangshanensis Ching

【功效】清热明目

【科属分类】鳞毛蕨科

【主治】目赤肿痛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1600m的山地林下或阴湿沟边岩石上。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挖出后除去叶,洗净泥沙,鲜用或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等地。

【动植物形态】植株高40-50cm。根茎直立或斜升,连同叶柄基部密被淡棕色、披针形大鳞片,全缘。叶簇生;叶柄长5-8cm,深禾秆色,向上连同叶轴和羽轴密被棕红色、分枝的披针形鳞片;叶片草质,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35-45cm,中部宽10-14cm,先端渐尖并为羽裂,基部缩狭,二回羽状;羽片20对以上,互生,长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并为羽裂,基部截形,一回羽状至深裂;小羽片斜向上,全缘或具疏浅齿,先端圆钝,具粗锯齿,小羽片基部与叶轴合生;叶脉羽状,两面明显。孢子囊群圆形,背生于小脉中部稍上,沿中脉两侧各排成1行;囊群盖棕色,全缘,宿存。

【功效分类】清热明目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出处】《中华本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