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1919年10月生,湖南汨罗人,会计学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1940年考入湖南国立商学院,1944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调入中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983年晋升教授,曾任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组组长。兼任湖北省成本研究会副会长,武汉市会计学会及湖北省建设会计学会等学会的顾问,是我国著名的会计学家。
易庭源教授主要从事成本领域的教学与科研,教育和培养了一大批会计学人才。在40年代中期把德国巴比的资本循环说和日本太田哲三的从平衡表与损益表双重计算损益的观点结合起来,以水槽为比喻说明借贷复式记账原理;50年代初以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劳动价值理论为指导,发展为资金运动论;80年代中期吸收西方管理会计的精华,再发展为价值与使用价值矛盾论。50多年来,对记账方法、记账原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会计、财务指标、账表制度等方面大大小小的问题都进行过较系统的探讨。出版专著与教材10部,发表论文152篇,其中15项获国家级和省部级著作奖。创立了“资金运动会计理论”和“利润分块理论”,全面革新会计学,在国内外会计界享有盛誉。
易庭源有三子,以百家讲坛《品三国》成名,有“学术超男”之称的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易中天是其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