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奏体鸣乐器。流行于德意志、奥地利等欧洲国家。外型如小型簧风琴,通常无键盘。1989年4月出版之《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第64页介绍了一种名叫“玻璃琴”(glass harmonica)的乐器。由孟文涛撰写的此则词条称:将不同音高、由大渐小的玻璃杯盘侧向排列,穿于一水平轴上,轴端以杠杆连踏板,踩动踏板使半浸于浅水槽中的玻璃杯盘旋转,以手指摩擦湿润的杯盘上部边缘发音。1784年在德国改为键盘演奏。
以玻璃器皿作乐器,波斯于14世纪已有,称为“乐杯”1743年左右,爱尔兰人R.波克里奇设计出一种“仙乐琴”,为一套玻璃杯,以盛水深浅定音的高低,演奏时用湿润的手指摩擦杯的边缘发声,偶尔也用小槌击奏。据记载:波克里奇用“仙乐琴”演奏过亨德尔的《水上音乐》。1763年著名科学家B.富兰克林在伦敦见到这种乐器,加装机械传动,称为“和音琴”(即今日玻璃琴)。1929年德国人B.霍夫曼设计出一种玻璃竖琴,是以46个不同音高的玻璃杯装在一个共鸣台上。W.A.莫扎特为玻璃琴写过《C大调柔板》及《柔板与回旋曲》等作品。
玻璃琴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社会活动家、音乐家富兰克林发明的一种乐器,于1761年问世,以意大利文命名为Armonica。富兰克林将发声的单体由高脚杯改为底端有套接孔的碗状玻璃,由大到小依序串接后横卧于琴架,以脚踏板驱动的传动轴上(类似老式缝纫机);演奏者坐在乐器后方,边踩着踏板,以沾湿的手指碰触玻璃碗的边缘,即可发出如杯琴般的声音。
玻璃琴在英国及欧陆受到热烈的喜爱,亦广被研究、生产与演奏。玻璃琴另有Glass Harmonica,德文的Glasharmonika等不同的名称;包括莫扎特、贝多芬在内的音乐家,都曾为玻璃琴谱写专属的作品,小提琴之神帕格尼尼更赞叹道:“这是天堂的声音!”。
玻璃琴(Glass Harmonica)是班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于1763年发明的乐器,它是一组放至于水平纺锤中的玻璃器皿,经由演奏者的脚踏瓣使纺锤中充满水,再经由手指精巧的摩擦而发出声音.曾经为这种乐器写作曲子,或是在乐曲中使用这种乐器的作曲家并不多,除了莫扎特,赖夏德,罗利格,舒兹,瑙曼外,贝多芬与理查德·史特劳斯亦曾在作品中用到这项乐器.它就像"阿贝鸠尼琴"一般,爱乐者仅能就有限的曲子来怀念它优美而神秘的身影.玻璃琴如空谷回响般的飘邈琴音,鹤立在传统古典乐器中,它的奇特与精致令人感觉意犹未尽!
发明于十八世纪的一种乐器,发出声响的地方,是一个水平纺锤状的玻璃座,里面充满水,演奏者用脚踩踏板,使它回转锤里的水,再以沾湿的手指,巧妙的摩擦玻璃进而产生高低分明的乐音。Glass Harmonica 玻璃琴的声音质地细腻、材质坚固且澄澈,其发出之乐声充满绵密的情感。当玻璃琴在欧陆被广泛演奏的时候,也正好是爱尔兰民族被迫迁徙的年代,玻璃琴由于它琴音的特殊,用来描绘惨遭迫害的爱尔兰人是相当贴近内心深处的。
用玻璃杯研制成一种“玻璃琴”,据说象贝多芬(1770—1827)、格林卡(1804—1857)、莫扎特(1756—1791)等大作曲家都为这种乐器谱过曲。玻璃,这种以氧化钙、碳酸钠和二氧化硅熔融而成的透明材质,早在四千多年前就被人类制造出,渐次应用于生活器具与建筑材料。敲击后能发出清脆响声的玻璃,被各民族用于音乐演奏,亦有久远历史;集合各种大小不同的玻璃杯,视需要加水调整音高,就形成别具一格的打击乐器;富兰克林代表北美殖民地,前往英国进行殖民地税法谈判期间,在伦敦听到了这种乐器的演奏,深深为它柔软、纯粹的乐音所著迷,熟稔音乐及物理学的他决定要开发一种全新的乐器,以改进杯琴体积庞大、演奏不便的缺点。富兰克林将发声的单体由高脚杯改为底端有套接孔的碗状玻璃,由大到小依序串接于横卧于琴架,以脚踏板驱动的传动轴上(类似老式缝纫机);演奏者坐在乐器后方,边踩着踏板,以沾湿的手指碰触玻璃碗的边缘,即可发出如杯琴般的声音。富兰克林把这架1761年问世的新乐器以意大利文命名为Armonica,自己经常带着玻璃琴于各种社交场合亲自演奏。玻璃琴在英国及欧陆受到热烈的喜爱,亦广被研究、生产与演奏。玻璃琴另有Glass Harmonica,德文的Glasharmonika等不同的名称;包括莫扎特、贝多芬在内的音乐家,都曾为玻璃琴谱写专属的作品,小提琴之神帕噶尼尼更赞叹道:「这是天堂的声音!」。
富兰克林表示,在他所有的发明中,玻璃琴带给他最大的满足。据说富兰克林回到位于宾州的自宅时,趁夫人睡着于阁楼演奏他发明的新乐器;当富兰克林太太被她从未耳闻的玻璃琴乐音惊醒,恍惚间还以为自己以经去世,到了天国呢!想听听这种天使的乐声吗?找个高脚酒杯,以沾湿的手指试试吧!或者,下回逛网络或实体唱片行时,尝试着发现富兰克林的音乐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