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名称别 名孔雀鸡

学 名 Polyplectron bicalcaratum

英文名 grey peacock pheasant(物种命名人及年代: (linnaeus, 1758)

)

分类属于雉科(Phasianidae)

特征雄鸟全长65厘米左右,雌鸟约50厘米。雄鸟体羽为乌褐色,密布近白色细点和横斑。头顶具发状冠羽。背、两翅及尾均具金属蓝带紫色大型眼状斑。嘴黑色,脚黑褐色,脚具二短距。雌鸟羽色较暗,眼状斑不很显著,尾短。

体形比金鸡稍小一些,雄性通体为褐色,各羽上布满了棕白色细点和横斑,头上有蓬松而延长的发状冠羽,在颈后边还披有翎领。上体的棕白色点状斑由前向后逐渐扩大,两翼内侧各羽的近端部有一金属蓝紫色眼状斑,它的外边还围以黑色与棕白色圈。尾羽在靠近末端处有成对的眼状斑。该鸟的颊和喉部白色,下体与背部同色。雌性体型较小,羽色也较暗淡。尾较短,眼状斑也不明显。

习性栖息于海拔150~1500米的常绿阔叶林及竹丛中,常单独或成对活动。以昆虫、蠕虫、果实、种子为食。2月下旬至3月初开始进入繁殖期。多筑巢于密林中的沟谷地及山区耕地附近的次生林,巢在自然下凹的地面。每窝产卵2~5枚,偶见6枚。孵卵期21天。

单独或成对活动,在地面上觅食,晚间在树上过夜。孔雀雉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食,吃的几乎全部是昆虫和蠕虫类,这种特性在雉类中少见的。

分布范围分布于云南的南部及海南岛。栖于海拔1,5000米的山地森林及竹丛中。

濒危等级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