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信息作者: 陈劲松 主编
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1
字数: 222000
页数: 229
开本: 16
纸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111179603
包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经济 >> 城市经济
定价:¥50.00
编辑推荐本书对方兴未艾的中国城市扩张中,新城的定位、发展模式和规划目标的实现具有借鉴意义。
1992年,世联地产顾问(中国)有限公司经过在香港成立;1993年正式进入国内房地产咨询服务领域,经过12年发展,已经发展为中国最具规模的房地产顾问公司之一。
世联服务领域包括:物业代理、发展顾问、房地产价值评估。2004年起,世联积极探索和开展新的业务领域:租售经纪及按揭代理,全力为房地产终端客户提供增值服务。
截至2005年,世联地产参与了国内逾300个项目的地产发展顾问;400多个物业的策划和代理销售,实际销售金额近600亿元;历年累计评估总值逾4000亿元;业务范围遍及香港、北京、广州、深圳、上海、天津、西安、沈阳、合肥、南京、杭州、海口等45个大中城市,服务客户包括香港中旅、中国海外、中信集团、万科地产、华侨城地产、招商地产、香港汉国置业、西安高新、大连亿达等300多家海内外机构;同时世联的物业估价及近揭代理业务还服务包括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渣打银行、汇丰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中外金融机构。
世联将顺应中国房地产财富化趋势,努力成为中国领先的房地产综合服务提供商。
地产参与国内近200个地主项目的发展顾问;策划和销售代理物业项目逾300个,实际销售金额逾300亿元;历年累计评估总值300亿元;业务范围遍及香港、北京、广州、深圳、上海、成都、重庆、大连、西安、沈阳、武汉等30多个大中城市,服务客户包括香港中旅、中国海外、中信、深业集团、万科地产、华侨城地产香港汉国置业、西安高新、大连亿达等200多家海内外机械。
内容简介本书以世界大都市发展的实证案例,根据新城市形成的核心驱动力和城市功能的不同,多角度分析了六种类型的新城发展经验。对城市建设的管理部门、城市规划设计部门、房地产开发商、研究机构,甚至个人消费者都有一定意义的借鉴。
本书试图从市场的视角来看新城发展的相关问题,以国际大都市发展的实证案例,根据新城市形成的核心驱动力和城市功能的不同,多角度分析了六种类型的新城发展经验和问题,比如,TOD新城发展中的交通需求引导问题;边缘新城建设过程中的人口置换和产业升级问题等等。
阅读本书不仅对城市建设的管理部门、城市规划设计部门、房地产开发商、研究机构、甚至对个人消费者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目录前言
第一章 新城旋风席卷世界
一、大都市的生长
案例1:华盛顿与巴尔的摩的历史性粘合
案例2:北京一崛起中的大都市圈
二、新城终结单中心“城市病”
巴黎的新城规划:从8座到5座
日本的新城规划:城市圈整治
北京新城规划:“两轴—两带一多中心”
三、六种新城模式
第二章 三代花园新城
一、英国新城发展概述
起源,霍华德的《明日的田园城市》
背景,医治“社会不治之症”
目标、原则,新城就是新城
阶段特征,更新换代
二、第一代新城的典型:斯蒂文乃奇(Stevetlage)
城市概况
人车分行的雷德朋原则(Radburm Principies)
步行街区——斯蒂文乃奇的新创
成功之处
问题所在
三、第三代新城的代表:密尔顿·凯恩斯(Milton Keyrfes)
结构型和策略型的规划
引入网格道路布局模式
规划特征,Mastler Plan
成功之处
问题所在
四、田园城市的持续与延伸
立法及政策扶持:英国新城开发的成功保证
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
新城开发公司的职能
基础设施建设的为难处境
新城发展的监控和评估体制的缺失
第三章 边缘新城
第四章 TOD新城
第五章 产业新城
第六章 副中心新城
第七章 行政中心新城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