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谷县顶灯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阳谷县顶灯台又称《怕老婆子顶灯台》,主要流传于鲁西地区阳谷县张秋镇等一带,该舞蹈起源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春节和当地庙会期间,随狮子、龙灯、旱船等民间艺术形式结队演出。据张秋镇艺人张金福(1938年生)介绍,他是向本镇老艺人张玉成(已故)学习此舞蹈的,到他已经传了四代。

相传,当地过去有一位勤俭持家的妇女,为教育嗜赌成性的丈夫,促使其改邪归正,绞尽了脑汁。一天,她到贤惠娘娘庙烧香许愿,发现贤惠娘娘身边站着一个头顶油灯,恭恭敬敬地作侍奉状的小鬼,心中有所触动,突发奇想。于是,在每天夜里做针线活时,再不许丈夫外出,让其在身边端灯照亮,并讲些人情事理启发、感动他。有时,丈夫不从,她就故意撒泼,用棒槌吓唬,甚至不给他饭吃,久而久之,终于感动了丈夫,使他改掉了恶习。这个传说被张秋镇的民间艺人编成舞蹈表演。舞蹈表现了一个染上赌博恶习的丈夫,不听妻子的好言规劝,外出赌博,深夜归来,妻子故意撒泼,手持棒槌,逼其顶灯钻凳,最后丈夫表示悔改,夫妻和好如初。舞蹈通过“顶灯钻凳”等动作,表现妻子的泼辣状,以及丈夫在妻子的威逼下,吓得畏畏缩缩、胆战心惊的神态。表演幽默诙谐,不受音乐限制,即兴发挥性较强。

因其融教育于娱乐为一体,劝人改邪归正,深受广大群众欢迎而流传至今。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