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代反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卤代反应

halogenation

卤素取代烃基上的氢原子或羟基等官能团的反应。较常用的卤代反应可分为3类。

卤素取代有机化合物中的氢原子 ①烷烃卤代反应:烷烃RH的氢原子被卤素X2取代,生成卤代烷:

RH+X2─→RX+HX

烷烃卤代反应的难易与卤素的种类和氢原子在烃基上的位置有关,一般规律为:氟>氯>溴>碘;三级氢>二级氢>一级氢。烷烃的卤代反应通常是指氯代和溴代反应。氟代反应太剧烈,放出的热量足以破坏烷烃的所有价键,反应的最终产物是碳和氟化氢。与此相反,碘代反应则太难进行。烷烃的卤代反应是自由基反应,光、热或自由基引发剂(如过氧化物等)是促进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反应不易控制在一元取代阶段。碳链较长的烷烃氯化时,取代反应可在分子中不同的碳原子上进行,得到各种卤代烃。例如,甲烷氯代时得到的产物是各种氯代甲烷的混合物:

如果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和原料比,例如CH4:Cl2:N2=8:1:80(体积比),400~450℃,氯化铜作催化剂,则主要得一氯甲烷。碳链较长的烷烃氯化时,取代反应可在分子中不同的碳原子上进行,得到各种卤代烃,例如:

②苯环卤代反应:卤素对苯环上的取代反应属亲电取代反应。常用的催化剂有铁、铝、磷及其卤化物等。

苯环上如有取代基,则按取代基的亲电取代定位规则[1]进行反应(见亲电反应)。

③芳杂环卤代反应:芳杂环上也可发生卤代反应,但反应难易差别较大。含有多余π电子的芳杂环,例如噻吩、呋喃和吡咯等类化合物,比苯环更易进行反应;缺π电子的芳杂环,如吡啶等,则反应比苯环困难得多,需要在较强烈的反应条件下才能发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