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兆璜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吴兆璜(1903 ~1962),书法家,碑帖、古籍鉴藏家。字稚鹤,满族。江苏江宁(今南京)人。

1903 年4月3日生于江西南昌。

1919 年迁居北平,从师于“桐城派”国学大师吴闿生(字北江),与贺培新(字孔才)、潘伯鹰、曾克专(字履川)和齐燕铭同窗受业,研习经书、史籍、散文、诗词、书法。爱好金石,潜心书法,崇尚魏碑,尤善隶书。

1927 年,即为吴北江《古文范》作序。曾在北平市政府任职。

1936 年赴南京教育部任职。

抗日战争期间,随国民政府迁重庆、昆明。公务之余,广泛搜集金石拓片,收藏了大量原拓精品。对其中四件旧拓『爨龙颜』尤为珍爱,故题斋名为“四爨斋”。

抗日战争胜利后赴上海,就职于中央银行。

1949 年去职回到北京,任中国书法研究会理事。书法作品多次赴日本参展,备受青睐。

1959 年,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书法家》纪录片中,摄有吴兆璜书写隶书及书法艺术的片段。

1960 年以隶书体恭录毛泽东词《忆秦娥•娄山关》一幅,被国家收藏。

翌年,经文化部副部长齐燕铭举荐,任东北文史研究所研究员。

1962 年赴长春讲学。是年初夏,因脑出血病逝,享年59岁。

章士钊在1971年出版的《柳文指要.补记袁滋》中,有一段关于吴兆璜的文字,并赋诗一首。摘录如下:吴兆璜,字稚鹤,与伯鹰同学于吴闿生之门,善分隶,最近在长春讲《左传》,未离讲席,骤中风殁。吾录此文毕,得诗四截为媵:

墨本留题忆故人,唐贤玉篆更丰神。文坛故事原如此,面辄相思背绝尘。

磨崖曾有几人知?名帖佳书烂若泥。谁上孤桐高百尺,晚从柳外瞷华滋。

时文无处与推袁,古艺终唐近绝门。辜负东坡诗一句,槟榔生子竹生孙。

人生何处失膺惩?臧榖双亡各有凭,洛诵销沉诗味渺,书城谁见郅都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