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氏上世源流于河南许州颍川,宋朝晚期南迁安徽钟离县,后发脉江西,再后发脉福建汀州府。相传明万历十年(1500年)左右,钟姓有勇猛汉子下山至闽海边的钟宅,至今延绵六百余年,共计五房、二十二代子嗣、约四千多人。钟宅宫委会是负责管理钟宅村内五座宫庙的社区组织,而厦门的钟宅畲族村,是厦门岛内惟一的少数民族聚集区,保留着丰厚的人文、历史资源。
钟宅村地形如同个蒲扇平摊在厦门岛东部的海湾旁,扇面的上沿是海堤,海堤外面就是大海,从上沿处由北往南依次坐落着王公宫、钟氏祠堂、妈祖宫和澜海宫;扇柄是村口,村口有巴士站,有巴士通往市内的火车站;两条扇骨则是两条大路,大道沿着村边斜斜地一直伸到海边;扇柄探进扇面有三百多米长,形成了以菜市场与村委会为内核的钟宅中心。从村中心的大榕树往下散去的是村里的小街小巷,如扇子的脊骨支撑着整个村落。由扇骨腾起的扇面里,错落着很多百年以上的古厝(闽语华丽大屋)老屋,间有三两座南洋风格的楼宇,围绕着这些老屋古厝的还有古老的榕树、古老的水井、古老的磨盘,由经年锈迹侵蚀的花岗岩拼成的石板路七拐八拐地沿着慢坡下到海边,把个六百年的古老村落装点得古色古香。
牌位里的断代史:
厦门古称鹭岛,乃缘于先人第一次登上该岛,看见白鹭成群浮游在水面,于是冠之以“鹭岛”之名。上世纪二十年代以前,厦门山野枝头,到处有白鹭栖息,三五成群翔于田头埂上,或七八一伙结队嬉于滩涂浪尖。后来因城市扩大,战争等原因,使得生态发生变化,白鹭也日益减少,濒于绝迹。由于白鹭是厦门的象征,因此厦门的许多地名多含有“鹭”字,许多招牌,店面也都喜欢用“鹭”字命名,就连厦门人也常常取“鹭”为名。
近代以来,厦门大学教授多次在蜂巢山发现长方形薄边石锛,其中一件的耳柄上还可以看到指纹痕迹。经鉴定,此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物,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由此为证,厦门岛及其周围是我国南方族群祖先—闽越族人活动的地方。闽越族人身材矮小,面短,须发少,鼻形阔,眼圆大,有双重眼睑,且“断发纹岙”,习惯于水上生活。闽越人用勤劳的双手,为开发厦门立下第一功。不过,有文献可考的厦门历史,却是从唐朝开始,南普陀的一副对联为此佐证:经始溯唐朝,与开元而并古,普光被厦岛,对太武以增辉。
厦门有史记载则是宋以后的事,元、明时期为防倭寇侵扰,在此设立防哨;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始在岛上筑城,名为厦门城,意取“大厦之门”意,至清代设厦门厅,再至1933年国民政府设厦门市。
探访钟宅畲族从清明开始,钟宅的清明很有些特别,它不叫“扫墓”,而叫“吃祖墓”。这一“吃”,就吃出了一团热热闹闹,扫去了一地的惨惨凄凄切切。
钟宅祖厝其实就是“钟氏宗祠”的意思,在闽南方言里,“祖厝”和“宗祠”的发音非常相近,钟宅人说着、念着,日子久了,连自己也分不清读的是哪两个字了。不过,在这里,只要一说起“祖厝”,那大家都知道就是宗祠了—钟宅人安放祖先牌位的地方。
钟宅祖厝是个两落三开间的红砖大厝,基调是红与黑,高翘着的燕尾状的屋脊有很漂亮的饰物,门口有门神护卫,门上的对联是:先代贻谋由德泽,后人继述在书香。进来祖厝即是围合的庭院,庭院下凹有三十公分的天井,可承接屋脊的雨露。拾阶而上就是永思堂,堂有六根黑漆的大柱,柱上对联为:乔木发千枝岂非一本,长江令万派总是同源。
畲族是个山地民族,古称蛮獠、峒蛮,自称山哈,“哈”乃客人之意,即外来之人。畲字的象形意义有火种之意,表明畲族在农耕方面仍处于刀耕火种的年代。由于生产水平落后,畲族长期过着艰难的生活。史书载:明清两代畲族大量出现在闽浙山区,各地畲族都以广东潮州凤凰山为其祖先的发祥地。以 “山洞为房、结绳为裳”的畲族,生性骠勇、强悍,通用汉语,历史上多次与汉族联合起来抗击压迫,第二次国内战争期间及解放战争期间,共产党的许多根据地都建立在闽浙的畲族地区,畲族的忠信勇敢也曾获得众多中国将领的好评。
据《惠安钟厝源流世系图》载:
吾祖乃汤王微子之后裔,微子周武王封于宋,公元前二百八十五年间。
钟氏源流,河南许州,发脉江南江西、福建汀州府,钟氏一族,颍川郡之地,乃钟氏一族之发源地。
繁衍至龙海县海澄大始祖道器公,生六子:仙秀、仁峰、燕贻、福寿、隐逸、化成。
第六子化成—耿坊公,生四子:长永玉(此房原住海澄开基)、次得玉(此房往北溪金巷社开基松州、州尾、后房、黄道坑)、三泮儒(此房往厦门钟宅)后,子孙迁清溪盐坛(后改为安溪善坛)。善坛村第三房分支惠安海头乡—钟厝。四节玉(此房往诏安开基)……
在钟氏畲族的族谱中有“人无祖宗身从何生”的说法,因此族谱中规定族人要“宝藏谱牒”,然而“文化大革命”之祸始料未及,等钟宅人再回到祖厝,拾拾掇掇,也只能忆起上面的这些了。
现在祖厝里,排在最中间的是钟宅的老祖先—泮儒。老祖先在钟宅传下五子—钟维清、钟维明、钟维节、钟维月、钟维亮,称做“五房”,以右为长,位列老祖先之下。今天的钟宅就是从这五房发展而来的,每一房的后代繁衍又不尽相同,其中以三房为最,至今传下308户1246人,四房为次,有279户1038人,余下长房、二房、五房各91户、70户和40户,共计3702人(截至2005年6月30日)。
族谱中另有一细载:“迨公元一四二三年,颜德公由钟宅入清溪定居盐坛(后改名为安溪善坛),迄今五百六十四年。”知情的阿伯说:大概在五百多年前,钟宅有一户人家的小儿子好吃懒做,母亲百般劝说仍勿从,无奈之下,狠心将其驱出家门。从此,小儿子背负一尊佛像,流浪异乡。渐渐地,感受到生存之苦,亦开始摆脱先前之恶习。数年后,行至安溪一处,背上的佛像突然坠地,小儿子顿悟:或者神灵有意留他于此?于是,他将佛像就地摆正,以圣杯为意,得到佛祖三次首肯。从此,在这里开山垦地、娶妻生子。这就是安溪善坛钟氏畲族村落的前身,如今已有五千之众,算起来,乃是钟宅之分支。
与别地家族相似,钟氏祖先尚在时,立下四名二十字以作辈分之分,一字代表一个辈分,见名即知晓长幼。这二十字为“旭永兴原宗,弦注化逞开,积善常佑庆,文武奕英才”。如今,钟宅所传已至二十三代,这二十个字也早已不够用了。于是,钟氏的后裔们又聚到了一起,重新再立了二十个字:“忠孝智仁昌,诗书德义扬。俊贤绵世泽,龙凤腾翔长。”
五房由来:
根据钟宅祖厝的记载,钟宅钟氏先祖源于河南颍川郡朱昌县安邑乡,后移居江西吉安府丰县乐仁里,其中钟道器一脉又辗转从江西迁来福建海澄县屿上村,六房钟化成居月边社,其裔钟泮儒于明洪武九年,移居嘉禾里钟宅村,生五子:钟维清、钟维明、钟维节、钟维月、钟维亮,人称钟宅五房;今天的钟宅就是从这五房繁衍而来的,每一房的后代其繁衍又不尽相同,其中:
—长房钟维清
后裔由于找不到先人墓地,清明就在祖厝里祭拜,现长房共有九十一户。
—二房钟维明
二房的祖墓现在钟明辉家后房的地下。“文化大革命”时“破四旧”祖墓没人敢祭拜,荒废后被整为平地,连骨头也没拣起来。后来政府把地批给钟明辉家建房子。房子建好后,明辉的几个儿子都没法住下,说会经常梦到鬼怪。因为明辉当过大官,死人怕当官的,所以现在只有明辉夫妇还住在那里。每年的清明节,明辉都会备一桌酒菜祭拜。墓没了,二房的族人就把祭品摆放在明辉家房子后面的小巷里祭拜。现二房共有七十户。
1423年,钟宅二房后代,颜德公由钟宅入清溪定居盐坛(后改名为安溪善坛),迄今五百六十四年。
—三房钟维节
祖墓在钟宅村口巴士站的旁边,墓碑上刻着:明皇—祖钟公偕孺人龚氏墓—明皇万历庚申年(1620年)吉日—五世孙钟崇端立。祖墓是明朝万历申年间,由五世孙钟荣端建立的,墓里埋的是一对夫妻,夫人姓龚。
三房繁衍最盛,至今传下三百零八户、一千二百四十六人,分为五个角落(房下面的分支的称呼):顶公仔、岁公仔、鱼池乾、涂节盎、砖仔场。
—四房钟维月
祖墓在钟宅畲族小学旁,规模和三房差不多,外观装修得比三房漂亮,还建了一座凉亭叫“敏俊亭”,主要记载重修的缘由和各个角落(房下面的分支的称呼)的户数、人数和修墓的捐资等情况。
墓碑上刻着“明皇祖妣钟门孔氏儒人墓”,“妣”是称死去的母亲的,而且墓上刻着“钟门孔氏”显然这个墓祭奠的是四房的女先祖。
墓礅的石板上从里到外还分别刻有三副对联:“颍水千秋旺,川原万世兴”、“灵山财丁旺,吉地富贵金”、“家规彪日月,良训有子孙”。颍川是钟姓原祖的发祥之地,后来抗战时钟宅有个小学也就叫了颍川小学。
四房有两百七十九户、一千零三十八人。四房下面有六个角落:前后角柱、大指甲花柱、顶菜池柱、小社柱、油车柱、小指甲花柱。
—五房钟维亮
由于后裔找不到先人的墓地,清明就在祖厝里祭拜,现五房共有四十户。
钟氏先祖在钟宅总计共传衍了二十二代、七百八十八户、三千七百零二人,至今约为六百一十二年。
在龙海(原来叫海澄)的屿上村,有两座祖坟,一座墓牌上写着“明太祖冠山耿坊钟公、庄一杨氏墓”;另一座墓牌上写着“冠山祖考妣伶秀钟公、凤珠林氏墓”。而钟宅正是耿坊的后代去开辟的。碑中的耿坊是明太祖时期死的,钟宅的开基祖叫泮儒,是耿坊的三儿子,他(泮儒)到钟宅开基应在成年后。明太祖洪武元年,即公元1368年,如假定1393年为泮儒的成年期(是年泮儒二十五岁),若以此为基准,那么钟宅的历史应该有六百一十二年。屿上这两座墓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重修过的,1984年以来,大陆以及海外的钟氏后裔,几乎都派代表来屿上修缮祖祠和祖坟。
屿上绿油油的稻田地里,还有一座坟茔,墓碑上面写着:冠山始祖考卿进士道器钟先生暨妣太安人慈懿林氏佳城。墓碑上没有记载钟道器的生辰年代,而此墓重修于雍正甲寅年,即1734年是有明确记载的。
离屿上不远的是月边社的祖厝,月边是钟道器传下来的另一支后裔,即第六房。月边祖厝柱子上的诗句清楚地记载着屿上与月边的关系:“×传道器基开屿上,德绍化成派衍月边”,“接屿上旧宗世胄派衍颐粤,启月边新宇本支分张南北”。可以看出化成是道器的第六子,这个祖厝就是六房的祖厝。钟宅人是从六房传下来的,从钟化成到钟耿坊再到钟泮儒,先人一代一代地繁衍,方有今日之兴旺。
钟宅的历史实际上是厦门一半历史的缩写。
根据明清两代的《同安志》、《厦门志》记载,距今约千年的宋朝兴国年间,禾山一带产一种水稻一茎而数穗,人甚感惊奇,报朝廷之簿碟中有将鹭岛称“嘉禾屿”(五谷丰登岛屿之意)。1974年泉州出土的《唐许氏故陈夫人墓志》中(公元857年)厦门已称为“嘉禾里”。宋代“嘉禾里”归泉洲府同安县管辖,宋以后厦门发展速度加快,人口增多。南宋王象之曾在《舆地纪胜》中记载嘉禾屿的居民有千余家,按一家五口的普通概率计算,也有五六千人。人口的增加势必使村落数目增加,当时村落就有曾厝、塔头、东沃(顶活仔)、莲坂、毫灶(文灶)、吴仓(梧村)、乌石浦、埭头、吕厝、店前(殿前)、竹坑(湖里)、高崎、上店(祥店)、坂上、寨上和钟宅等。从南宋始,厦门岛交通也逐渐发达,五通、钟宅、东渡、土地公庙附近(开元路)都建有码头,其中五通的古码头遗址,至今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