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炭疽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一、症状

主要为害果实,也为害枝条。

1、果实多在生长中后期发病,发病初期果面出现淡褐色水渍状的小园斑以后病斑逐渐扩大,色泽加深,并且软腐下陷,病斑颜色深浅交错,具明显的同心轮纹。在病斑表面形成无数小斑点,略突起,初褐色,后变黑色,有时排成同心轮纹。温暖潮湿时呈现一层粉红色的粘质物,后病斑扩大,病部烂入果内直到果心,使果肉变褐,有苦味,呈圆锥形,发病严重时,果实大部分或整个腐烂,引起落果或者在枝条上干缩成僵果。

2、枝条上多发生于枯枝或病虫为害,生长衰弱的枝条上起初形成圆形深褐色小斑,后发展成椭圆形或长条形,病斑中部干缩凹陷,病部皮层与木质部逐渐枯死并呈深褐色。

二、防治方法

1、冬季清园,结合冬季修剪,剪除枯枝,病虫为害的破伤枝及僵果等,集中烧毁。

2、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不偏施氮肥,改良土壤,增强树势,雨季及时排水,合理修剪,及时中翻除草,加强其他病虫防治。

3、果实套袋:在套袋之前,最好喷1次5%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药剂防治:梨树发芽前喷二氯萘醌50倍液,或者5-10%重柴油乳剂,或五氯酚钠500倍液。北方发病严重地区,从5月下旬至6月初开始,每15天喷1次药,直到采收前20天止。连续喷4-5次,雨水多的年份,适当增加喷药次数。药剂可选用:200倍石灰过量式波尔多液,50%敌菌灵500-6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65%代森锌500倍液,50%托布津500倍液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