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光印(1924—1998年)原名先印。德化县城西世科人。民国13年(1924年)农历lO月生。陶瓷工艺家。德化第二瓷厂建厂元老之一,历任技师、技术股长、技术科长。福建省第一届艺人代表大会代表,省先进生产(工作)者。
郭光印出身于瓷工家庭,父兄皆从瓷。父郭学莪(1885—1931年),字家绿,小时从其外祖父赖某(三班龙阙人)学得制瓷手艺,擅手拉坯成型,并能配制釉水,一生以制瓷为业。后来举家迁浔中东头窑场。光印有同胞兄弟4人,民国18年(1929年),3位兄长均被土匪掠卖。老二被卖于南安,后南渡菲律宾。老三不知去向。时老大l0岁,已甚懂事,买主恐其逃回,没人敢接受,后以200块银元命学莪向其赎回。学莪因二子被掠,忧伤成疾,于民国20年(1931)7月逝去,年46岁。光印长兄先尧(1919年生),土匪掠去赎回后,未几从父学艺,抗日战争期间被抓作壮丁服役于国民党部队,准海战役后杳无音讯。
光印7岁丧父,由母赖端(三班龙阙人,1893—1969年)抚育成长。他7岁入东头村学,后上育英小学;家贫,念至五年级辍学。12岁于东头窑场向胞兄先尧学习手拉坯成型等制瓷技术。后于东头窑场从艺打工谋生。民国30年代初,又辗转打工于城关西校场省属德化瓷业改良场。民国36年(1947年)12月与郑佩莲(永春湖洋人,1926年生)结婚。婚后感情深笃,于诗敦王厝山自办瓷厂,生产日用瓷。
光印幼失父恃,家境困迫,历尽磨难,能耐苦劳,勤勉好学。故他制瓷技艺较全面,从制坯成型、造型设计、模具制作、配方、瓷釉研制以及装窑烧成无所不能。
1951年,福建省公安厅于德化县城关宝美村筹建瓷厂(即今德化第二瓷厂前身),缺乏技术力量,郭光印与陈文宝(浔中东头人)、陈文炉(永春鳌峰人)3人一起应聘进厂,任技师,承担传授由制坯至烧成全套制瓷生产技术,并负责造型设计与模具制作任务。该厂原只有10多位生产人员,随着形势发展和社会需要,规模不断扩大,至1960年代末已发展为五六百生产人员的工厂。随着工厂规模的扩大与烧制技术的提高,设备日益复杂,产品种类日繁,技术管理任务日重。1950年代中期,厂成立技术股,郭光印为首任股长。当时有技师5人,郭光印负责全面工作,陈文宝、陈文炉负责成型制坯,郑文泮(浔中东头人)负责装窑烧成,许光白(城关湖前人)负责装饰彩画。郭光印实际成为当时的“总工艺师”。1970年2月新建瓷厂与人民瓷厂合并称“红旗瓷厂”,后成立技术科,郭光印任科长,直至1975年患重病手术后病休,时51岁。
郭光印从12岁起学艺从瓷至病休,历经40个春秋,在德化第二瓷厂负责技术工作25载。他对技术学习虚心认真,对工艺质量要求严格,精益求精。在他负责德化第二瓷厂技术工作的25个年头,为适应工厂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设备日益繁杂、技术技能日益提高的客观需要,他始终牢记自己是瓷工的一员,脚踏实地,深入实践,虚心向瓷工群众学习,向技术同行学习,向外地先进厂家学习,积极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知识水平与实践业务能力,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提高厂里的生产技术管理与烧制工艺。因此,在厂领导与广大瓷工的共同努力配合下,当时德化第二瓷厂的日用细瓷与日用工艺陈设瓷,不管是白度或工艺质量,在全国同行中都受到称誉。尤其是白瓷配方,1970年代在湖南醴陵召开的全国陶瓷质量展评会上评比,白度冠全国。他所设计的各种餐具、酒具、茶具、咖啡具以及各种花瓶、花盆、花插、灯具等不下数百种。各种成套产品器皿投放市场,深受顾客青睐。7吋笔筒,1970年代初于湖南醴陵举办的全国陶瓷展评会上获一等奖。1959年,他与德化瓷厂青年技工陈天棋被省轻工厅抽调,在省轻工厅研究所陶瓷研究室人员带领下,赴北京接受“国庆lO周年礼品瓷”设计制作任务。回县后,与德化的瓷坛高手吴维金、陈其章、许文君、颜锦杰等人,参加省轻工厅组织的礼品瓷制作组;他们同心协力,分工合作,认真严谨,虚心实干,不遗余力,发挥所长,圆满完成国家所交给的“国庆10周年礼品瓷”的设计、制作任务,为省、为德化争得荣誉。
郭光印于1980年正式退休,未参与职称评聘。他一家大多从瓷。妻郑佩莲于1952年进新建瓷厂,1978年退休。他们有3子5女,长次子郭鸿扬、鸿彬,女儿鸾娇、凤娇、少女、少夏均相继进德化第二瓷厂。五女郭余芬从政。三子郭爱煌于1970年代先后到安徽旗德县瓷厂、福建建宁县瓷厂当技术员传艺,1980年代曾任建宁县第二瓷厂副厂长。
郭光印于1998年农历4月初8日病逝,终年7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