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子,全名: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金乡镇后台子村。(此注解属民间行为,包涵个人理解,非官方)
后台子村概况:
民风纯朴,勤劳善良,人杰地灵。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在金乡县城东郊,地处北纬35°04′,东经116°18′
有:王,苏,陈,侯,胡等几大家族,
村正南为我的母校------金乡县金乡镇莎岭小学,学校发展迅速,校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那里有我美好的童年。村西北有 我的初中母校--------金乡县金曼克中学,村西有我的高中母校---------金乡一中,
后台子村委会共有若干大队,其中,后台子村有一,二,三大队,其中春秋庄,高庄隶属于后台子村大队四,五大队。
后台子村的地理位置:
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北纬35°04′,东经116°18′.东南与江苏省丰县接壤.全辖9镇4乡,面积885.3平方公里,耕地82万亩,人口61.1万。隶属于金乡县金乡镇,县人民政府驻金乡镇,在省会济南西南方向185公里处,为济宁市辖县。
后台子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四周皆有省道,东西边皆临河,西靠105国道。
后台子村的历史:
在这片土地上,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夏为有缗国,系舜子季禧的封地,是当时汶,泗流域通向中原河洛地区的咽喉.东汉建武元年(25),省爰戚,置金乡.据考证,汉武帝天汉四年四月(公元前97年),封子刘髆为昌邑王,十一年薨,葬於高平山.初在山北凿墓得白兔,以为不吉,更葬山南,凿而得金,故改名曰金多山,后除爰戚为金乡县,县名自此始至今,已1900多年。
据《金乡县志》载,金乡县治原在今嘉祥县阿城铺.北朝魏,县治迁东缗故城,即今址.明弘治十六年(1503),重修土城,新建四门.东门名东作,西门名西城,南门名南熏,北门名北拱.“城周长七里三十步,城根阔一丈七尺,顶阔五尺,城外为隍,阔四丈六尺,深一丈一尺”.明万历六年(1578)二月,“复修城池,讫于七年七月.城基增阔到二丈七尺,顶阔增到一丈二尺,高提到二丈三尺.又计地输柴,烧砖三百余万,爰新东西门楼,增高六尺,易城土女墙以砖,修砖垛二千一百八十三,增城铺十五座,重以瓮门,临以凌堑,巍然焕新,讫为雄镇”.清康熙十二年(1673),四十九年(1710),两次补集.乾隆三十八年(1773)至四十三年,重修砖城,“基宽一丈七尺,顶宽一丈一尺,周围一千零三十六丈.官修二段,四百五十丈六尺二寸;民修四段五百八十五丈三尺八寸.四门增修城楼,大券台,月城券台,马道,吊桥各四座”.咸丰九年(1859),新修城廓,“根基阔三丈五尺,顶阔一丈五尺,高一丈五尺,周长一千六百余丈”.十一年(1861),绅士李垒等输资建四城隅炮楼。
王朝网络地名词语特征
1,境内自然村建村年代考据对全县1247个自然村的考证和统计分析,除17个村无据可考外,其余自然村建村千年以上24个(其中在周代1个,秦,汉时期建村6个,晋代3个,唐代15个),宋以后建村1206个(宋代13个,元代32个,明代830个,清代323个,民国后8个)。
2,地名命名规律考自然村名称主要是依据名人姓氏,山水地理,古迹,因事传奇,吉祥佳言,古建筑物,矿藏物产,御敌战事而得名.(如鸡黍,鸡黍是东汉太守范式之乡,相传,东汉汉明帝办太学,山东山阳人范式河南汉南人张劭都是太学里的学生,是同窗好友,后范式,张劭并告归乡,不失千里结言,隔二处张劭按约定日期准时来探望,范式杀鸡为季厚待之,由此得名“鸡黍”.后有集市,随称为鸡黍集)。氏族部落时期,为有缗氏聚居的地方.夏商时代为有缗国.周设缗邑,属宋国.秦置东缗县,治今金乡镇,属砀郡.西汉属山阳郡.东汉于县北别置金乡县,治所在今嘉祥县阿城铺,因境内金乡山得名,金乡县名始见,属山阳郡.西晋废东缗县.北魏徙金乡县治于原东缗县城,县名始与今地吻合,属高平郡.隋属济阴郡.唐属兖州.宋,今属济州.元属济宁路.明属兖州府.清属济宁州.1914年属济宁道.1925年属兖济道.1928年道废直属于省.1936年属第一行政督察区.1940年建立抗日民族政权,属湖西专区.1943年属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一专区.1949年属平原省湖西专区.1952年划入山东省,后属济宁专区(1953年),济宁地区(1967年),济宁市(198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