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卡良星系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马卡良星系 Markarian galaxy

具有反常强紫外连续谱的一类特殊星系。苏联天文学家V.E.马卡良自1967年起,用物端棱镜巡天,共发现800多个有反常蓝核的星系,故名为马卡良星系。马卡良把它们分别载入八个表中。

马卡良星系主要有两类。第一类占总数的2/3,称为亮核型,核就是紫外连续源。第二类称为弥漫型,紫外连续源分散在整个星系内。第一类大多为塞佛特星系,其光谱中有宽的发射线。第二类中的较暗者,很像大尺度的电离氢区(HⅡ区),有些则是金属含量很低的不规则星系。第二类中的较亮者,其性质与较暗者很不同。第二类中还包括所谓阿罗星系,即阿罗采用物端棱镜方法观测到的外形弥漫、有强紫外连续发射或兼有发射线的星系。最近还发现马卡良星系中很多是密近而有相互作用的双重星系[1]。

马卡良星系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反常强度的紫外连续谱。但它们并不构成物理性质单一的一类星系。多数马卡良星系有一个明亮的核,核就是紫外连续辐射源,这些星系大多数是塞佛特星系。少数马卡良星系的紫外连续辐射分散在整个星系内,这些星系中包括阿罗星系、金属含量低的不规则星系、大尺度的电离氢区 (HⅡ区)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