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具有百年护理教育和30年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始终坚持面向医疗卫生技能型岗位、面向基层、面向农村,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培养了数万名高素质医药人才。天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学校的发展,在天津优化职业教育布局和卫生资源调整中,投资3亿元全力打造一所现代化高水平的医药高职高专院校。
学校坐落在海河之畔的柳林风景区,占地500余亩,建筑面积近15万平方米。设有护理、药学、临床医学、口腔、公共卫生与卫生管理等5个系,基础医学和公共课2个教学部及网络与信息管理中心。目前,学校开设护理(含涉外护理方向)、药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医学(含乡村医生、精神卫生、医疗救护方向)、针灸推拿、医学营养、医疗美容技术、助产、医疗保险等专业,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近三年,第一志愿上线率达500%,现有在校生5211人。
学校拥有一支适应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双师”型教师团队,现有专任教师355人,其中正、副教授174人,来自医疗卫生各岗位第一线的专家和技术骨干占专业课教师的80%。按照“校院合作,工学结合”模式,建立了一支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学校和医院共同建立相关的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采取激励政策,引进人才。聘请众多行业知名专家为专业带头人,遴选、培养学校和医院的中青年技术能手组成骨干教师队伍。“双师”素质教师比例逐年增高,教学能力不断增强,教学改革成果多次获奖。“十五”期间学校教师承担完成国家级课题2项,省(市)级课题15项。2005年,《护理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近年来,《面向21世纪成人高等护理教育改革与实践》获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探索全科医学培训模式,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医用化学》教材获天津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校作为“天津市卫生职业教育中心”、“天津市卫生职工岗位培训中心”和“天津市继续医学教育中心”,已形成学历教育、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一体的现代化医学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先后被评为天津市继续教育先进单位和天津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相关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卫生部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均设在我校,并由我校建立《卫生职业教育》网站,为全国卫生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信息服务。
多年来,学校秉承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创造能力统一的实用型医学人才,既会做事,又会做学问,更会做人”的理念,不断加强专业建设,改革
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形成了“校院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学校与医院共同进行专业开发与建设的机制。
按照“校院合作,工学结合”模式,行业、医院和学校组成学校管理委员会和各专业指导委员会。根据区域经济及行业发展需要,确立并指导以护理专业为龙头,药学、口腔医学、康复治疗技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为重点建设专业、其它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专业建设成效显著,护理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国家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并被确定为全国医药高职高专院校唯一一个精品专业建设项目。药学专业为天津市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为提高教学质量,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按照“校院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以各岗位的任务流程和技术项目的特征,改革课程体系,根据职业岗位和职业准入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设计教学内容。学校和医院的教师共同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取得显著成绩,1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课程被评为天津市级精品课。
按照“校院合作,工学结合”模式,学校和医院(企业)专家依照职场要求和工作流程,系统、完整、规范地设计并建成校内实验实训室122个,面积2万余平方米,形成了真实的职业环境,使学生“学习在职业岗位上,就业于学习环境中”,既满足了学生的生产性技能实训,又能为医院技术人员资格准入和晋升考核提供服务。学校定期举行“技能节”活动,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加强,许多学生在校期间就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2005届毕业生李婷、于荷颖在2007年全军护理专业岗位练兵活动中分别取得第一、第二名的好成绩,被评为全军护理技术能手,并荣立三等功。
目前,学校拥有天津市人民医院、天和医院、海河医院、口腔医院、安定医院等5所附属医院,临床教学基地10个,实习医院52个,专用教学用房近2万平方米。由医院选派专职的管理人员,实行紧密、连续、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为学生临床课教学和一年的顶岗实习提供了保证。同时在北京、上海、广州、山东等省(市)建立了20余个生产性实习基地,实施“订单式”培养。
学校秉承百年医学教育的优良传统,始终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安排学生早期进入医院,体验医院文化,使知识、技能、素质教育融合在医院文化的氛围中,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在职场环境中的养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优秀学生代表梅玉文荣获39届南丁格尔奖。在2003年“非典”期间,毕业生裴鸿烈在抗击“非典”中英勇献身;轧春妹坚守在抗击“非典”最前线,被授予全国抗击“非典”先进个人称号。近三年毕业生中,涌现出窦森林、张东方等服务西部的志愿者。学校先后获得“市级师德先进集体”、“天津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天津市教育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2006年12月,学校接受了教育部专家组对学校进行的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各环节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认真的指导。在评审结果意见反馈中,专家组肯定了学校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校院合作、工学结合的“天津模式”特色鲜明。
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引进ISO-9000理念,与各实训基地共同建立了德育评价体系、临床教学评估体系、考核体系和毕业生追踪调查制度,加大对教学全过程的监控力度,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达80%。
随着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不断完善和教师资源的行业内整合,学校已成为天津市卫生职业技能培训的公共性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培训中心和乡村医生培训中心。每年承担天津市卫生行业职工岗位培训、技能鉴定、资格准入考核和下岗人员再就业培训近10000人次。
受卫生部委托,学校创办的《继续医学教育》杂志是全国唯一一个以旬刊公开发行的医药卫生类刊物,被卫生部确认为全国卫生技术人员CME培训专用教材。每年使18万名卫生人员受到“四新”的再教育。
学校与国内兄弟院校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多次承办各种全国性学术会议。与芬兰、日本广泛开展长期合作,每年与芬兰土尔库工业技术大学等院校互派学生和教师进行学习和交流,并与欧、美多国同类院校进行互访交流。
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建设,进一步深化“校院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学校决心在教育部、卫生部、天津市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把握时代特征,顺应时代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办让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争创全国高职高专示范校,为社会服务,为行业服务,为区域性社会经济发展和滨海新区的繁荣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