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钢琴旁的格鲁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1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古钢琴旁的格鲁克》

【名称】古钢琴旁的格鲁克

【类别】油画、名画

【年代】这一幅肖像约绘于1775年

【作者】约·西·杜普莱西

【规格】99×80厘米

【属地】现藏维也纳美术史陈列馆

【简介】在17世纪时,法国的肖像画仅为大人物所有,到了18世纪,人们都可以拥有自己的肖像了。此时,肖像画的订件人已遍布朝野。法国肖像画从弗朗梭瓦·德·特鲁瓦、拉吉利埃、里戈等画家传下来的17世纪传统,使那种冠冕堂皇的装饰性肖像保持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可是到了洛可可风格流行的时代,肖像艺术反而向着真实刻画性格特征的趋势发展了。从18世纪一些法国著名的肖像代表作上,人们会感到一种时代的精神,就是追求细腻的性格表现,姿态比较优雅,表情自如,莫里斯·康坦·德·拉图尔是这样,其对手肖像画家佩罗诺也是这样,而约瑟夫·西甫伦·杜普莱西的肖像,则表现得更好些,他是这一时代最优秀的现实主义肖像画大师之一。

约瑟夫·西甫伦·杜普莱西(1725~1802)的肖像对象多半是中产阶层人物,很少显贵或银行家。最初他在罗马随肖伯雷学画;年轻时住在外省,为当地教堂和公共场所绘制些宗教画和装饰画。1752年迁居巴黎,在他的肖像画谱中,知识分子或文艺界知名人士要占很大的比重,如《富兰克林像》、《勒诺阿夫人像》(现藏卢浮宫)等等即是。这一幅《古钢琴旁的格鲁克》就更不言而喻了,这些肖像的特点是有敏锐的心理描写和细微的情感表达。

格鲁克是一位与画家同时代的德国歌剧作曲家,他的艺术活动的最大功绩是扭转了意大利长期以来把音乐凌驾于戏剧之上的偏向,使音乐具有负载戏剧的功能,推动了意大利歌剧传统的发展,从而也促使法国的近代歌剧走向新的时代。我们从杜普莱西这幅肖像画上,似乎可以敏感到这位音乐家脸上展现一种捕获瞬息即逝的灵感的喜悦。画家没有去夸张和粉饰这张脸的表情,而是忠实地描绘出格鲁克在钢琴前的创作热情。此时他的乐思犹如泉涌:微仰起头,目光凝滞在一方,手指在弹跳着,一种神奇的音符似乎正从这个画面上流溢出来,在观者的耳际回旋。这种会心的情绪表现,正是画家锐利的洞察力的形象体现,肖像的深刻性也就在此。

杜普莱西的肖像具有真实、朴素、含蓄、内在的特点,他也能逼真生动地揭露人物的瑕疵,如他的一幅描绘法王路易十六的肖像(现藏莫斯科国立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即是一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