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初,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震撼着东北大地,一场伟大的土地改革运动的序幕——减租减息、反奸清算斗争,在已经获得解放的松嫩平原上全面拉开。广大青年随着政治上的解放,爱国热情逐渐高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加之当时革命形势也急需知识和知识分子,于是,黑龙江省政府决定在克山县建立一所人民自己的中学。经过短时间的筹备,学校于1946年4月1月正式开学。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任命从延安中央党校六部学习后派到东北在克山任县委宣传部长的乔晓波同志担任校长。这样,党领导下的克山县第一所中学——黑龙江省立克山中学诞生了。 当时,党在解放区的中心任务是进行土地改革,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恢复和发展生产,支援人民解放战争。学校遵照毛泽东同志“使文化教育为革命和阶级斗争服务”的指示,紧密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教育教学和其它活动。当时没有固定教材。政治课结合社会调查,主要讲社会发展简史,选学相关的毛主席著作。还请省县有关领导,著名学者、艺术家到校,围绕国内战争、土地改革、苏美关系等问题,作党的形势任务报告。给学生讲历史,揭露封建制度反动实质时,请土改工作团的同志到校作土改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报告。阶级教育、形势教育被列为学校的主课。学校还组织师生走向社会,深入民众进行社会调查,宣传党的政治任务和斗争形势;组织部分师生参加土改工作队,深入土改斗争第一线,访贫问苦,参加斗争封建地主等活动,接受阶级斗争的洗礼。 为配合阶级斗争,教育民众及学生,学校组建了文工团,排演了歌剧《白毛女》、《血泪仇》,话剧《钢筋铁骨》,歌曲《黄河大合唱》、《英雄战胜大渡河》等文艺节目。著名艺术家王昆来克山时,曾到校对扮演喜儿的汤景兰同学进行指导。很快,在学校在社会掀起了排、演、看、找“白毛女”热潮。在学校文工团下乡演出中,台上台下情感息息相通,啜泣声、愤怒声、口号声此起彼伏。像火种一样点燃了农民心中的怒火,他们把仇恨的目光投向黄世仁、穆仁智;有的还拉住扮演杨白劳、大春、喜儿演员的手哭诉着自己的不幸……文工团所到之处非常受欢迎。空闲时他们还像老八路那样给农民挑水扫院子。古城区人民政府为了表彰他们,在农民分得地的一块缎子褥面上绣上“面向群众”四个字赠给学校文工团。 当时不把学生关在校园,组织他们走上街头进行宣传,深入农村参加如火如荼的土改斗争,使学生既学到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又增强了阶级觉悟,加深了对共产党的认识,提高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又强烈地激发了青年学生的革命热情。 1947年秋冬,在学生中掀起了打老蒋、解放全中国的热潮。全校学生抬着“血书”上街游行,去县政府请战。先后有近200名学生奔赴前线,为消灭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而战;有70多名学生参政参干,为土改、建政、恢复经济,发展教育而斗争;只有30名学生升入上一级学校深造。这些克山一中的第一届毕业生,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成为新中国的将军,各级党政的领导干部,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他们虽已都年过花甲,离岗离休,但他们对新中国的缔造和发展做出的贡献,必得载入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