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延绿洲简介居延绿洲(额济纳绿洲)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留下辉煌篇章的大漠明珠。西汉、东汉时期是居延绿洲空前发展的时期。因其控扼丝绸之路要冲,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大将霍去病战胜匈奴后入居延、牧河西。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筑外长城延伸到居延,路博德建“遮虏障”。同年发戍甲卒18万到河西,设居延、休屠两都尉,后改为“张掖居延属国”。汉安帝时,居延属国已有居民4700多人。汉献帝建安末年改立西海郡,直至魏、晋。北魏时属凉州管辖。隋、唐改属甘州、肃州。
唐朝设立“宁冠军”,总领居延军务。唐代大诗人王维曾出使居延,留下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千古传颂的名句。安史之乱时,河西走廊通道切断,居延地区成为长安通往西域的主要通道。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西夏在居延地区设立“黑山威福军司”,筑建“威福军城”,即著名的黑城。元代称“亦集乃路”,在居延要塞设立“亦集乃路总管府”,统领军政事务。明初亦集乃路和黑城被毁废。
居延绿洲的文化居延绿洲的文化遗产极为丰富。尚存遗迹的黑城、红城、绿城、甲渠侯官城、马圈等古城遗址在居延绿洲遥遥相望。五塔、白塔、清真寺、伊斯兰墓碑、屯田遗址等比比皆是。二十世纪初,俄国人科兹洛夫等文化大盗在黑城等地大肆盗掘,掠走大量珍贵文物,引起世人瞩目。近百年来,在居延绿洲出土了大量的旧石器文化、新石器文化、汉简、佛经、塑像、佛法经典、司法律历,以及用汉、藏、突厥、党项、波斯等文字书写的文书图册,足以使人想见当年居延绿洲文化的辉煌。
古弱水两岸和居延海周围的自然景观,和今天的额济纳河西河下游和嘎顺 淖尔周围相似:天然植被由三层构成,上层为胡杨、梭梭林,中层为红柳,下层为冰草、苦豆子。居延汉简曾记载,由于河岸的树林过于茂密,烽火台之间观察不到信号,以致一个士兵在递送情报的路上,被匈 奴伏兵所俘虏。汉代不仅在弱水两岸建立了边防设施,在东岸进行军垦,而且设置了地方政权——居延 县,移民屯田。 西汉以后,历代在居延都设有郡县或军府,进行屯垦或驻守军队。东汉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 置西海郡,下属居延县。户口达到2,500。历经魏、晋、十六国、唐、元诸代,这里都是边镇。著名的黑城即 西夏在汉代城郭遗址上所建,后成为元代亦集乃路(额济纳变音)总管府驻所。我们在这里考察时,发 现了元代文书、拾到了大量汉、唐、宋、元钱币和瓷片,看到了灌溉渠、水井和其他居民生活遗迹。
在居延地区屯田,是一个历史的错误。额济纳河两岸为砂质土壤, 额河以东及即广袤的巴丹吉林沙漠。在春夏多风季节,西北风和东南风不断交替。汉代以前,由于弱水 充沛的水分供给,河两岸茂密的天然植被,保护了弱水下游三角洲的绿洲。早在汉代屯田的当时,由于引 水灌溉,弱水下游三角洲地下水位上升,就已开始出现土地盐碱化。东汉中期以后,由于政治形势的变 化,居延军屯被放弃。弃耕后裸露的土地,在强劲的风力作用下,不断被侵蚀、砾质化,逐渐形成片状的 流沙、密集的沙丘,因此,魏、晋以后,弱水下游三角洲,就已开始沙化了。
居延绿洲的历史北宋时期,河西走廊被西夏占领。西夏在汉居延垦区遗址上,重新进行屯垦。由于弱水下游三角洲已 经沙化,故西夏的主要垦区稍向上移,集中于K688(考古标号)城至黑城周围。元灭西夏后,继承了这 一垦区。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这位威尼斯商人在穿越巴丹吉林沙漠,前往元大都和林之前,还曾在 亦集乃城(黑城)准备粮食。当时这里仍是“水源充足,松林茂密,野驴和各种野兽经常出没其间”的地方。
明太祖洪武年间,征西将军冯胜率军进入河西,降亦集乃城,随后明弃玉门以西和金塔山以北于不 顾,在酒泉置嘉峪关,延黑河修筑边城,同时先后建置十三卫所,驻守重兵,大兴屯田,但不设府县,居 民主要来自士兵及其家属。明正统以后,军垦破坏,军士大量逃跑,但民户急剧增加。清代初叶社会比较 安定,清政府实行地丁合一政策,鼓励人口发展。在雍、乾、嘉三朝,河西人口增长非常迅速,农田水利 设施也随之大发展。结果造成春夏之交黑河水源紧张,正义峡以下河水出现断流。强劲的西风又使河床 积沙剧增,年复一年,额河下游水源逐渐断绝,居延海逐步萎缩,以致完全干涸。明清以后,西夏、元代 的垦区重蹈汉、晋弃耕覆辙,终于完全沦为沙漠。
对于汉代在西北地区的屯田,由于文献记载较少,且语焉不详,致使研究者有不同说法。居延汉简发现后,人们对汉代的屯田制度有了清晰的了解。劳榦认为,居延屯田始于汉武帝太初年间,由于其地处弱水(今额济纳河)下游,为一沿河绿洲,是西北边塞的门户之一。从张掖至居延的烽燧线上,有大湾、地湾、红城子、破城子等地,都是平原沃壤,以额济纳河所引渠水灌溉,最适宜屯田。汉代在西北各地皆设有田官,负责屯田事宜,其中居延有两个田官区。
居延地区系指黑河下游(弱水)流域,为古匈奴地名,因黑河源祁连山,流经张掖、临泽、高台、金塔鼎新片绿洲、下游注入额济纳旗的居延海而得名,今行政区划上游属金塔县鼎新片,下游属内蒙古额济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