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鳍鳚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三鳍鳚科

Tripterygiidae

分类:鲈形目三鳍鳚科

种类:台湾地区计有鱼种 13种

生态:主要栖息在藻类相当丰富的浅水礁区,杂食性,以藻类及小型之无脊椎动物为食。

体型小而略为延长,最大体长约可达25公分,但一般皆不及6公分,体呈圆柱形稍偏侧扁。眼大,位于头部上侧位。吻尖突或圆突,口中大型,端位或亚端位。颈部无皮瓣。鳞片为细小或中大之栉鳞;侧线连续完整或分裂为前后两段,分为两段侧线者,通常前段为有孔鳞,後段为缺刻鳞。背鳍有三枚,故称为三鳍鳚;第二枚背鳍基底较长。臀鳍有1-2枚硬棘,14-22条软条,胸鳍宽大且长,末端甚至长至臀鳍的起点稍後方。腹鳍喉位;尾鳍呈截形或圆形,并具两鳍条。

三鳍鳚科鱼类为热带及温带海域珊瑚礁区之小型鱼类,主要栖息在藻类相当丰富的浅水礁区,有些种类可在潮间带发现其踪影。杂食性鱼类,主要以藻类及小型之无脊椎动物为食。由于性胆小,一受惊吓即躲入礁缝中,且体色常与环境近似,故不易观察到。本科分类尚未完成,所含鱼种相当多,全世界目前计有20属,至少有115种,种类多样性最大的地区可能在新西兰,中国台湾目前纪录6属15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