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肚鱼科
Siganidae
分类:鲈形目刺尾鲷亚目
种类:全世界共有1属28种,台湾现有1属11种
生态:底栖,卵生,草食、少数肉食
臭肚鱼喜欢啃食附生在礁岸的海藻,因此细长的肠子裏,经常塞满尚未消化的海藻,每当渔人捕捞上岸清理鱼肚时,一股臭腥味便扑鼻而来,因此「臭肚」之名不迳而走。由于喜群游,常成篮被捕获,中国大陆称它为「篮子鱼」。臭肚鱼的体形像一粒侧扁的橄榄球,乍看有点像刺尾鲷,但它上唇较下唇宽,口略朝下,形似兔唇,因此英文俗名为「兔子鱼」,其中罗篮子鱼亚属的吻部又特别突出。臭肚鱼科的鱼,鳍条数都一样,背鳍有13枚硬棘、10根软条;臀鳍7枚硬棘、9根软条。它和其他鱼类最大的不同在於腹鳍,两端为硬棘,中间夹著三根软条。褐篮子鱼则是台湾港口、海湾或河口最常见的一种臭肚鱼。
体色多变辨识不易
由於臭肚鱼科的鱼,鳍条数都一样,因此体色就成为分辨此科中不同种类的重要依据,偏偏臭肚鱼经常会随著栖息环境或活动状态(比方晚上睡眠时)变换体色,让敌人不易察觉,使得识别的难度倍增。此外,当鱼活著的时候,体色还勉强可辨,一旦死亡或标本固定後,鱼体就会褪色,识别难度就更高了。因此臭肚鱼科可说是让分类专家相当头痛的鱼类。
礁岸最常钓获的草食性鱼
臭肚鱼大多为草食性鱼,白天时常成群随潮水靠岸,啃食港堤或礁岸上附生的海藻,也有少数栖息於珊瑚礁的种类会吃海鞘、海绵等无脊椎动物。臭肚鱼的数量多,肉味鲜美,是沿岸常见的食用鱼种,加上臭肚鱼生性贪食,所以也成为钓友岸钓时最常钓获的鱼种。许多人喜欢用臭肚鱼煮鱼汤,但清理时得特别小心,因为臭肚鱼的背鳍、腹鳍和臀鳍的硬棘都具有毒腺,虽然不会致人於死,但不慎被刺到时会非常疼痛。臭肚鱼因为价格高,生长快,所以也是浅海养殖的鱼种之一。
臭肚鱼和宫脂线虫
民国90年,台湾北部、东北部和澎湖的岩礁区均发现大量暴毙的臭肚鱼屍体,其中还夹杂了一些其他鱼种。经过学者专家的研究,发现这些暴毙的鱼,胃及肠内有甚多的宫脂线虫寄生。这些寄生虫是以浮游动物的矢虫类(毛颌类)为中间寄主,再转移到鱼的身上。至於何以会有大量的寄生虫感染,迄今原因还不甚清楚。或许是因为近年来全球气候变迁、圣婴效应、环境污染、过度捕捞大型掠食性鱼类,以及栖地破坏等因素,使珊瑚白化死亡,於是与珊瑚竞争空间的海藻得以大量繁生,草食性的臭肚鱼在缺少掠食的天敌及食物丰富的情况下,鱼群暴增,寄生虫的产生可能是大自然生态系物极必反的一种自我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