挎鼓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挎鼓:

挎鼓,为皇会中不可缺少的一道会,表演者都是十多岁的儿童。此会源于在天津老城北门内户部街由浙江籍商人出资建造的浙绍乡祠,当时祠中有四面大鼓,鼓面直径约1.5米,守祠人每到春节来临,便将鼓挎在身上,敲鼓作乐,称之“腊鼓”。演奏时没有其它乐器相配,故随意性强,不受曲乐名目的限制。由于当时天津地方还没有这样一个表演老会,故每逢皇帝驾到,守祠人都要被派去击鼓迎驾。康熙帝曾在观后赐给四位击鼓者每人一件黄马褂。乾隆皇帝亦曾赏赐击鼓手黄衣、黄绊,并认为 “腊鼓”之名只能用于迎年,不足接驾,遂赐“挎鼓”之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