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概述中等职业学校是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招生对象是初中毕业生和具有与初中同等学历的人员,基本学制为三年制。

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也包括部分高中后职业培训,目前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其定位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中等职业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高中程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教育。分为公办和民办两大类!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共有四类:(1)中等专业学校(简称“中专”) 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或四年。传统的培养目标是中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小学教师。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培养目标已扩大到各类技能型人才。

(2)技工学校 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培养目标是中、初级技术工人。

(3)职业高级中学(简称“职业高中”、“职高”) 在改革教育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职业学校,大部分由普通中学改建而成,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也有二年和四年的。培养目标与中专和技工学校类似,以生产服务一线的操作人员为主。

(4)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简称“成人中专”) 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职业学校,最早定位是把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成年人(主要是在职人员)培养成中等技术人员。学制二年或三年。

21世纪,这四类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逐步趋同,办学形式也日益接近。国家声称已决定通过改革、布局结构调整、资源整合等方式逐步打破部门界限,推动它们走向融合。

但是,近年来,报考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以中考成绩较差的初中毕业生和部分高考成绩较差的高中毕业生为主。结合学生进校后的实际情况,可以认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素质(尤其是基本素质)并不理想。

并且,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在缩减。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占整个高中阶段招生数的比例由1996年的64.7%下降到1999年的33.4%,2000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形势更为严峻,很多职业学校报名人数不及计划招生的一半。

另外,现代劳动力市场形势严峻,中专毕业生缺乏市场竞争力,就业观念保守,毕业生就业困难。

在教学方面,中等职业学校(特别是一部分中专学校)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较为落后。

一些学校重视理论教学,片面强调知识记忆,不重视联系实际。

一些学校基础教学内容多,职业技能教学不足,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

一些学校不注重改善教学的基本条件,专业设置、教材、教学目标等脱离实际,并缺乏对职业道德的教育。

为了维持生存,少数中等职业学校“饥不择食”,只要报名就录取入校。生源素质参差不齐,教学环境无法保障。

并且,中等职业学校的部分现任专业教师在毕业后直接到职校工作,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难以完全胜任职业教育对技能培训的需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